膠片電影,哪怕對于博士這個來自“史前文明”的玩家來說,也有點過于復古了;他一時吃不準這究竟是泰拉電影工業(yè)在記錄介質(zhì)上發(fā)展滯后(超過藍星的生物技術和停留在有線電話和對講機階段的通訊技術同時存在),還是這位年導個人對復古形式的偏愛(考慮到她特立獨行的風格,這一點可能性頗大)。
但有一說一,膠片所呈現(xiàn)出的細膩畫面、獨特的色彩以及那略帶氤氳的光影效果,確實擁有數(shù)字技術難以完全復制的質(zhì)感。
在年導演那毋庸置疑的、充滿個人風格的審美加持下,影片的開場畫面堪稱“驚艷”:
電影采用了現(xiàn)今已非常少見的第一人稱主觀視角拍攝手法,但這部電影的主觀視角帶給觀眾的并非人類的視覺體驗,而是一種極其詭異的沉浸感——仿佛觀眾正化身成為一條在深海中游弋的魚,或是某種難以名狀的水生存在。
畫面中,漆黑的天空與墨色的海水在視野盡頭融為一體,難以分辨,只有起伏的浪濤成為分割這兩個黑暗世界的唯一動態(tài)界線。
當“你”隨著鏡頭沉入海面之下時,畫面開始劇烈地晃動、扭曲,一切景象都變得光怪陸離,耳邊響起模糊不清、仿佛來自深淵的低語與呢喃……
博士不由脫口而出:“哇,克起來了!”
“……‘克’,是什么意思?”詩懷雅的感覺正介于“視覺震撼”和“生理不適”之間,非常矛盾,聽到博士的評論,似乎對這種藝術表現(xiàn)手法很熟悉的樣子,于是發(fā)問,“是個形容詞嗎?形容這種……讓人不安的感覺?”
“人類最古老、最原始的情感便是恐懼,而最原始、最強烈的恐懼,就是對未知的恐懼。”博士興致勃勃地開始科普——在成功將“黃?!币辉~植入泰拉后,他似乎找到了某種“文化輸出”的樂趣,熱衷于將一些故鄉(xiāng)的概念引入,以緩解自己長久以來只能獨自玩梗的寂寞,“未知帶來一種超越常理、混沌而邪惡的感覺,我們用一個來自古老神話的邪神之名來形容這種感覺,就叫‘克蘇魯’?!?/p>
“所以當你說‘克起來了’,就是指畫面讓人感到了邪惡、混沌與未知?”詩懷雅領悟得很快,但隨即蹙起眉頭,“但是……克蘇魯?這是哪里的神話體系?拉特蘭的?還是薩卡茲的某位古老邪魔?我沒聽說過這位神明?!?/p>
“……那不重要,”博士試圖把這個問題糊弄過去,“快看!畫面變了!”
博士轉(zhuǎn)移話題的技巧依然十分拙劣,但電影畫面的確發(fā)生了關鍵轉(zhuǎn)變:在海天相接的混沌之處,一座建筑的輪廓緩緩浮現(xiàn),那是一座已經(jīng)熄滅的、孤零零矗立的燈塔。
燈塔的頂部最先刺破海平面,隨后塔身逐漸升高,仿佛是從無垠的墨色海水中掙扎著升起,作為天地間唯一的人類造物,它本應是文明與指引的象征,但此刻它死寂地聳立著,更像是一座為某個失落時代豎立的墳墓。
詩懷雅瞳孔微縮,認出了這座建筑:“這是……‘伊比利亞之眼’?!”
博士的反應慢了半拍,但在詩懷雅的關鍵詞提示下,他塵封的記憶被觸動,努力從腦海深處挖掘出關于SideStory「覆潮之下」和「愚人號」的零碎信息,盡管時隔數(shù)年已經(jīng)有點記不清了……
年怎么會對大海感興趣?還拍伊比利亞?
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歲家人到處亂跑的話,司歲臺會發(fā)瘋的……
“我沒想到你的名頭在藝術領域也這么有號召力,”詩懷雅顯然被開場這組充滿壓迫感和藝術張力的鏡頭折服了,嘖嘖稱奇,“居然真的能吸引到如此有想法、有才華的導演主動來投……”
對此,博士只能報以沉默:希望你看完后面還能保持這個想法……
在開篇炫技,呈現(xiàn)了晃動的海水、深海呢喃和死寂的伊比利亞之眼成功營造出詭異氛圍后,電影畫面忽然一轉(zhuǎn),風格變得平實(相對而言),來到了一座名為“格蘭法洛”的海邊小鎮(zhèn),并引出了主角:一位生活在伊比利亞的阿戈爾人,他的名字就叫——阿戈爾。
注意:這不是語病或重復,這位阿戈爾人的名字就叫“阿戈爾”,大概是一種頗具后現(xiàn)代意味的雙關或象征手法。
自“大靜謐”事件后,阿戈爾人在伊比利亞的生存處境便急劇惡化:審判庭總將他們視作潛在的深海教徒加以嚴密監(jiān)控,普通伊比利亞居民看他們的眼神也充滿了猜忌與恐懼。
對于“大靜謐”后的伊比利亞,海洋意味著災禍與不祥;但對于血脈中流淌著海洋因子的阿戈爾人而言,大海是魂牽夢繞的故鄉(xiāng),是無時無刻不在耳畔響起的呼喚。
盡管心知頻繁前往海邊極易引來審判庭的注意,但主角阿戈爾仍會忍不住偷偷溜到荒蕪的海岸,遙望遠方那如同墓碑般的“伊比利亞之眼”,幻想著在父母輩建設小鎮(zhèn)的那個黃金時代,格蘭法洛曾有過的榮光與希望,同時也幻想著傳說中那個深埋于波濤之下、屬于所有阿戈爾人的神秘國度。
小主,這個章節(jié)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更精彩!
看到這里,影片似乎還維持著一種沉重而寫實的文藝片調(diào)性,似乎還挺正?!?/p>
“如今知道深海的人都不多了,更別說會去關注阿戈爾人生存狀況的,”詩懷雅看得津津有味,手里的“黃?!憋嬃隙纪浐攘?,“這位導演看來不僅技術高超,還很有社會洞察力和人文關懷嘛。”
博士:“……咳,先不要著急下結(jié)論。建議保留意見,再往下看看?!彼幸环N強烈的、基于對“年”這個名字了解的“不祥預感”。
果然,不孚博士的“期望(?)”,隨著劇情繼續(xù)展開,詩懷雅的表情就逐漸裂開了……
有道是久走夜路必見鬼……啊不對,應該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好像也不對,算了,這不是重點……總之,在某個月黑風高的夜晚,阿戈爾在海邊的礁石群中,遇見了一條美人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