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雪鹽初綻,商機暗藏
料峭春寒籠罩著京城,但“逍遙坊”后院的小廚房里,卻蒸騰著與季節(jié)不符的溫熱氣息。林凡將最后一罐結晶成功的雪花鹽小心地倒入鋪著細白棉紙的竹匾中,那雪白細膩、晶瑩剔透的晶體,在透過窗欞的日光下,閃爍著令人心折的光芒。
距離那夜從安遠侯府驚險脫身,已過去半月有余。那本至關重要的賬冊和那片指向東宮的絹帛,已通過絕密渠道呈遞至九王爺手中。接下來的朝堂風暴,并非他一個白身庶子所能直接參與。九王爺的指令明確而冷靜:“蟄伏,壯大,靜待時機。”
林凡深知,在這權力傾軋的京城,若無足夠的財勢作為根基,即便手握驚天秘密,也終究是無根浮萍,隨時可能被巨浪吞沒。王爺的庇護并非萬能,他必須擁有自己的價值。而這價值,最初的基石,便是這超越時代的“雪花鹽”。
“大哥,這鹽……真是太漂亮了!”小七蹲在竹匾旁,眼睛瞪得溜圓,忍不住想用手指去沾一點嘗嘗,又被林凡用眼神制止。
“好看更要好用。”林凡用一個小銀勺舀起一點,遞給小七,“嘗嘗,和市面上的粗鹽有何不同?!?/p>
小七小心翼翼地將鹽末放入口中,瞬間,純凈極致的咸鮮味在舌尖化開,沒有絲毫苦澀和異味,反而隱隱帶出一絲甘甜。他咂咂嘴,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這……這真是鹽?咋一點苦味都沒有?比官鹽鋪里最好的青鹽還要好吃十倍!”
林凡微微一笑,這就是他想要的反應。雪花鹽的品質,是碾壓性的。但如何將這份品質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財富和影響力,則需要精妙的策略。直接大量上市,無疑是懷璧其罪,會立刻成為眾矢之的。
“小七,之前我讓你留意市面上鹽價的波動和那些大鹽商的動靜,可有消息?”林凡一邊將雪花鹽分裝進特制的小巧白瓷罐中,一邊問道。
“有!”小七立刻來了精神,“俺按大哥的吩咐,這些天一直在幾個大集市和鹽鋪附近轉悠。京城最大的鹽商,是那個叫沈萬三的,聽說背后有宮里貴人的背景,生意做得極大,連官鹽的買賣都能插手。他家的鹽,算是市面上最好的了,但跟咱們的雪花鹽一比,簡直就是土坷垃!”
小七繼續(xù)匯報:“除了沈萬三,還有幾家規(guī)模不小的,比如專做南城生意的‘永昌鹽號’,東市那邊的‘泰和鹽莊’,都各有各的地盤。最近因為朝廷漕運那邊好像有點不太平,聽說南邊的鹽運有點阻滯,這幾家大鹽商都在悄悄囤貨,鹽價已經比年前漲了一成左右?!?/p>
林凡若有所思。市場有波動,有巨頭壟斷,但也有縫隙。沈萬三樹大根深,暫時不宜硬碰。他的目標,不是去搶底層百姓的市場,而是要開辟一個全新的、高端的市場。
“我們的鹽,不賣給尋常百姓?!绷址采w好最后一個瓷罐的蓋子,語氣篤定,“我們要賣的,是‘品位’,是‘身份’?!?/p>
他計劃的第一步,是“限量定制”。通過王珩這條線,將雪花鹽作為極其稀有的“貢品級”調味珍品,小范圍地贈送給那些追求極致享受、又具備相當影響力的頂級權貴、文人雅士和巨賈。不賣,只送,但每一罐都附上“逍遙坊”特制的木牌標識,并暗示此物產量極其有限,非尋常金銀可得。
機會很快來臨。王珩為答謝林凡此前在文華雅集上的相助之恩(他始終認為林凡那番話是替他解圍),特意在府中設下小宴,邀請了幾位至交好友,其中不乏家資巨萬又附庸風雅的富商,以及一兩位在清流中頗有聲望的官員。
宴席之上,珍饈美饌,觥籌交錯。酒至半酣,王珩命人端上最后一道壓軸的點心——一碟看似普通的清蒸鱸魚。然而,當賓客們動筷之后,所有人的表情都凝固了。
鱸魚肉質鮮嫩本不稀奇,但那股難以言喻的、將魚肉本味烘托到極致的純凈咸鮮,卻是他們從未體驗過的。鮮,而不腥;咸,而不澀。仿佛之前吃過的所有珍饈,都因這一味調料而失去了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