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青凌不想跟展行卓過了,管他身邊有周芷寧還是其他女人;但她想報了對德陽大長公主的恩情。
青凌喝了點(diǎn)茶水,冷靜下來。
周芷寧的傷養(yǎng)得差不多時,驍兒就磕破了腦袋。
孩子是在新府受的傷,若王軒來接人,被他看到了,反過來指責(zé)展家的人欺負(fù)他兒子,鬧出事情來。展行卓肯定是想到了這點(diǎn),才沒有跟王錚去談話。
可是,展行卓跟周芷寧無話不談,他肯定跟周芷寧說過,會叫王軒來跟她認(rèn)錯。周芷寧不想走,就會做點(diǎn)什么,讓展行卓暫時無法去找王錚……
這樣一想,就能想通了。
周芷寧借由驍兒受傷,挑出事端,讓展行卓厭惡青凌;二來就是繼續(xù)留在新府。
她兩個目的都達(dá)成了!
想到此,姚青凌攥緊了拳頭。
“……桃葉,我不會吃虧的。”她咬著牙說。
第二天,青凌照常去國公府,她什么都沒說,只是跟崔氏商量春日宴的籌辦,她以崔氏的意見為主,她做輔助。
崔氏好幾次推說由青凌來主導(dǎo),說孩子太小,精力不夠;青凌則說自己太年輕,沒經(jīng)驗,怕辦砸了丟國公府的臉面。
幾番推拉下來,最后還是定下來由崔氏主導(dǎo)。
青凌待了一上午,崔氏留她吃過飯再走,青凌沒留,乘坐馬車回去。
崔氏看著青凌的馬車離去,心里松一口氣。
她看著婆母對姚青凌的維護(hù),覺得婆母更喜歡姚青凌。
過去幾年,春日宴都是她來辦的,今年卻把姚青凌也叫來了。
她知道婆母的意思,是想用春日宴給青凌撐腰,破除二房夫妻不和的傳言。
但崔氏并不想被搶了風(fēng)頭,受了這委屈。
姚青凌是個知情識趣的,沒有趁機(jī)將春日宴攬在手上。
崔氏想,難怪婆母喜歡她,性格好,人也聰明,懂人情世故。
她又忍不住想,周芷寧也是這樣的懂人情世故,也是討人喜歡的,若不是周家出了那樁事……
她搖搖頭,忽然一笑。
周芷寧一直在他們中間使絆子才好呢,那樣的話,姚青凌便不會回到國公府來。
那么她在婆母眼里,就一直是長媳,倚重她,交給她更多的事做,而她也可積累更多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