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抬起眼,眼中殺意凜然:“他們哪里是在征稅?分明是在放血?!?/p>
既然他們要用織戶的血來染紅自己的官袍,那她便用這血,來譜一曲催命的哀歌。
“李吹簫?!碧K菱微的聲音平靜得可怕,“去,組織全京城最好的班子,給我排一出新戲?!?/p>
三日后,一出名為《染池鬼》的短劇,在京城最大的瓦舍“樂天坊”上演。
劇中講述了一位名叫阿藍的織女,因不堪新稅盤剝,被貪官逼得投身染缸自盡。
她死后,怨氣不散,化作一個渾身湛藍、流著血淚的厲鬼,夜夜從染缸中爬出,向當初逼死她的貪官污吏索命。
那撕心裂肺的唱腔,那織女阿藍投缸前絕望的眼神,那藍面厲鬼索命時的大快人心,瞬間引爆了整個京城。
無數(shù)百姓涌入瓦舍,看得捶胸頓足,悲憤難抑。
《染池鬼》的戲票被炒到了天價,劇中那首名為《織女哀》的曲子,更是傳遍了街頭巷巷。
恰在此時,戶部衙門內(nèi),右侍郎王顯正唾沫橫飛地陳述著織造稅改制的必要性,企圖強行通過議案。
突然,一陣陰森幽怨的歌聲從衙門外傳來,越來越響,匯成一片巨大的聲浪,仿佛有千百個冤魂在同時哭號。
“青石板,染缸旁,十指纖纖為君忙。一匹布,一身傷,換來苛稅如虎狼……”
王顯臉色一變,沖到窗邊,只見衙門外黑壓壓地跪了數(shù)百人,全是聞訊從京郊趕來的織戶。
他們沒有吶喊,沒有沖擊,只是人人用一塊藍色的染布蒙著臉,如同劇中那死去的阿藍,一遍又一遍地唱著那首《織女哀》。
這章沒有結(jié)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那場面,詭異而震撼,充滿了無聲的控訴。
王顯本就有心虛的毛病,被這陣仗一嚇,只覺得眼前全是藍色的鬼影在飄蕩。
他渾身一顫,喉頭一甜,“噗”地噴出一大口鮮血,直挺挺地向后倒去。
戶部大亂,稅改議案,就此擱置。
風波平息,蘇菱微卻開始了另一項更宏大的工程。
她下令將瓊?cè)A殿一間偏殿徹底改造,打造成了“夜議房”的專屬檔案密室。
她摒棄了傳統(tǒng)文書的繁雜格式,獨創(chuàng)性地以太醫(yī)院的病歷格式為模板。
每一份情報,都像一份病歷,詳細記錄著目標人物的“病癥”(弱點)、“病史”(過往劣跡)與“并發(fā)癥”(黨羽牽連)。
所有情報分門別類,以天干地支進行編號,存入特制的防火防潮楠木柜中。
更令人叫絕的是,每份核心檔案的末頁,都附有一張由孫寶兒親手繪制的脈絡圖,用不同顏色的線條標注出人物之間的親疏、利益與風險等級,關系網(wǎng)一目了然。
周尚宮則從宮中精挑細選了十二名最不起眼、也最忠心的小宮女,由她親自訓練,專司文書的謄抄、加密與銷毀。
情報從送入、處理到歸檔,形成了一個絕對保密的閉環(huán)。
而小核桃,則成了這個龐大情報系統(tǒng)唯一對外的信使,每日穿著最普通的雜役服飾,悄無聲息地往返于深宮與城南一處毫不起眼的米鋪暗站之間。
這日深夜,暴雨如注,驚雷滾滾。
小核桃的身影如鬼魅般閃入瓊?cè)A殿,他渾身濕透,雨水順著發(fā)梢滴落,卻小心翼翼地從懷中掏出一個用油布包裹得嚴嚴實實、再用火漆泥封的細竹筒。
“娘娘,西嶺莊老篾匠的急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