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內(nèi),燈火通明,寒意卻比殿外的風雪更甚。
所有被封存的宗卷玉牒堆積如山,散發(fā)著陳腐的霉味,仿佛每一頁都浸透了被掩蓋的血與淚。
蕭玦一夜未眠,枯坐于龍案前,指尖劃過那些泛黃的紙張,每一個字都像一根鋼針,扎進他的眼底,刺入他的心口。
他終于明白,他所以為的真相,不過是別人精心編織的一張巨網(wǎng),而他,連同整個大蕭的江山,都在這張網(wǎng)中掙扎了十年。
次日天還未亮,一道接一道的圣旨自宮中發(fā)出,如驚雷般炸響在死寂的京城上空。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戶部侍郎蘇哲,教女無方,縱容親族為惡,結(jié)黨營私,革去官職,貶為庶民,永不錄用!”
朝野震動!
曾經(jīng)權傾朝野的蘇家,一夜之間,轟然倒塌。
然而,這僅僅是個開始。
緊接著,第三道圣旨,讓所有人都嗅到了一股不同尋常的味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重修玉牒,追認先太子遺孤蕭丑為皇弟,賜名蕭靖,封靖安侯,食邑千戶,賜京郊靖安侯府?!?/p>
這道旨意,無異于昭告天下,先帝與東宮一案,另有隱情!
皇帝這是要為十年前的血案翻案!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當傳旨的太監(jiān)捧著圣旨與侯爵金印來到冷宮舊址時,那個叫阿丑的少年,卻連看都未看一眼。
他跪在兩座簡陋的孤墳前,背脊挺得筆直,聲音沙啞卻堅定:“草民蕭丑,謝陛下隆恩。然爵位與府邸,草民不敢受。只求陛下恩準,讓草民在此為姐姐與李嬤嬤守墓三月,以盡孝道?!?/p>
消息傳回宮中,蘇菱微并未感到意外。
她只是命人將小蟬與李嬤嬤的木牌,鄭重地移入了皇家新修的祠堂偏殿,受皇室香火供奉。
她親自執(zhí)筆,在兩塊牌位的背面,添上了一行泣血小字:“生不負義,死不改名?!?/p>
阿丑的選擇,像一記無聲的耳光,狠狠抽在京城無數(shù)權貴的臉上。
而蘇菱微,則開始了她真正的反擊。
她將自己十年間,在冷宮中通過各種渠道搜集、整理的所有密檔,全部取了出來。
從丙七庫每年送入冷宮的毒藥湯劑,到北疆守將謊報軍情、冒領軍功的罪證;從蘇家如何暗中篡改玉牒,將她與蘇婉柔身份對調(diào)的細節(jié),到東宮當年被人投下奇毒的來龍去脈……樁樁件件,觸目驚心。
她將這些罪證分門別類,謄寫成冊,厚厚的一摞,最終命名為——《寒窯錄》。
“周尚宮,”她將一摞副本遞給早已對她忠心耿耿的掌事尚宮,“將這些,分送六部尚書府邸。記住,務必親手交到他們本人手上?!?/p>
每一本《寒窯錄》的封面上,都題著她親筆寫下的八個大字:“讀此書者,當思己罪?!?/p>
一夜之間,京城官場風聲鶴唳。
收到《寒窯錄》的尚書們,個個面如死灰,閉門不出。
次日早朝,竟有一半以上的大臣稱病告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