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石板路磨著蘇菱微的掌心,浣衣局的寒氣仿佛能順著骨縫鉆進五臟六腑。
可她腰背挺得筆直,即便穿著最粗陋的麻衣,也掩不住一身清霜傲骨。
她每日天不亮就起身,挑水、劈柴、洗衣,將自己那一方小小的角落打理得一塵不染,仿佛這里不是流放罪人的泥潭,而是她暫歇的行宮。
勞作的間隙,當旁人都在抱怨手上的凍瘡時,她卻用只有身邊幾人能聽見的音量,低聲誦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聲音清越如玉石相擊,在這污濁壓抑的浣衣局里,竟如一道劈開混沌的微光,引得不少宮人側耳傾聽。
終于,一個頭發(fā)花白的老宮女顫巍巍地湊過來,壓低聲音問:“蘇主子……您這樣,不怕嗎?這些話,要是傳到貴妃娘娘耳朵里……”
蘇菱微停下手中搓洗衣物的動作,抬起一雙靜如深潭的眸子,淡淡一笑,那笑意卻比冬日的暖陽還要灼人:“怕就不說了,說就不怕了?!?/p>
這句話,輕飄飄的,卻比千斤巨石還重,砸在了每個聽見的人心上。
不知從何時起,“怕就不說了,說就不怕了”竟成了浣衣局里宮人們互相打氣的暗語,一股無聲的力量在最底層悄然凝聚。
這一切,都被角落里一個安靜的繡娘盡收耳底。
她叫趙繡娘,是周尚宮特意安插進來的。
名義上,是讓她來浣衣局“采風”,為皇后繪制一幅《春耕圖》,實則,是讓她用那雙特殊的耳朵,將蘇菱微的一言一行,一字不差地“錄”下來。
趙繡娘雙目不能視物,卻練就了一身“聽形摹神”的絕技。
她能從腳步聲的輕重緩急中,聽出一個人的心境;能從呼吸的節(jié)奏里,辨別一個人的善惡。
她永遠記得,去年那個最冷的冬天,她重病倒在冷宮外的雪地里,人事不省。
是蘇菱微,彼時還是高高在上的昭儀,命人將她這個無名無姓的瞎眼宮女抬進暖閣,親自喂了藥,蓋上厚厚的錦被。
那份溫暖,她至死不忘。
此刻,她坐在密室之中,眼前一片漆黑,心中卻萬象澄明。
她憑著記憶與“聽”來的景象,用一雙巧手在畫卷上穿針引線,不,是在宣紙上揮毫潑墨。
她畫的不是《春耕圖》,而是一幅《冷宮眾生圖》。
畫卷之上,孫寶兒被鐵鏈鎖在暗無天日的牢中,小小的身軀跪在冰冷的地上,十指指甲被拔,鮮血淋漓,卻依舊死死攥著拳頭,仿佛握著不屈的魂;青鸞長袖善舞,此刻卻用袖子遮住半邊臉,裸露出的手臂上,一道道猙獰的燙傷如毒蛇盤踞;老吳頭佝僂著背,跪在一座小小的骨灰壇前,任由冰冷的雨水打濕他的蓑衣,那壇子里,是他被冤死的孫女。
畫卷的更遠處,是數(shù)十個面目模糊的宮婢,她們排著隊,走向不知名的深淵,每個人都沒有清晰的五官,唯獨那雙眼睛,亮得驚人,帶著光,帶著火,帶著不甘。
趙繡娘在畫卷的角落,一筆一劃,題下了一行字:“她們不曾被記,但我看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