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知府到底還是來了,卻不見賈瓊,而是與賈環(huán)一起去看爭花魁,派了一位清客來與賈瓊談。
這清客年近六旬了,拄一根拐杖自稱姓甄,讓賈瓊警惕起來。
甄家還有給別人做清客的人?怕不是衡陽知府幕后人出面了吧。
“敢問老先生臺甫?!?/p>
老丈自顧自的坐下,還是那座三層的竹樓,把拐杖放在一旁,回了一句:“老朽甄費(fèi),不是金陵甄家的本家,小友不必介懷?!?/p>
“您是本家更好,貴我兩家乃是世交,小子雖不知該怎生排輩,但長者為尊,稱您一聲甄老丈,您看如何?”
老丈便有爺爺?shù)囊馑?,賈瓊先把自己位置放低下來,以便過會討價還價時,能撒潑耍賴。
甄老丈不置可否,盤膝做好后,示意賈瓊斟茶,捧起茶碗來慢悠悠的說道:“既是世交,便該理應(yīng)相互照應(yīng)?!?/p>
賈瓊誒了一聲:“極是,哪怕照應(yīng)不到,也不能背后捅刀。”
第一回合交鋒完畢,老丈與賈瓊各捧著茶杯飲餟。
一個說你少要點(diǎn),一個說不可能,只能另開一個話題慢慢聊了。
賈瓊不急,只等老丈開口。
老丈三口茶過后才放下了杯子,縷縷胡須問賈瓊:“可知衡陽是誰家的產(chǎn)業(yè)么?”
賈瓊直搖頭:“小子年輕,又是第一次出門,真不知道甄家在這里也有產(chǎn)業(yè),恕罪?!?/p>
“不是甄家?!?/p>
“那,愿聞其詳?!?/p>
老丈眼眉一抖:“是永昌公主的封地?!?/p>
喲,賈瓊真有些吃驚,他如今也是知道些天家秘史之人,可要說封地,連如今唯一的親王忠順親王都沒有,哪來這么一位永昌公主不說,居然還有封地?
老丈雙眼低垂,盯著茶水觀色,輕聲輕語的說起來這位永昌公主的事。
“這位公主,是太上皇最小的妹妹,其母乃是剛剛國喪的那甄老太妃?!?/p>
賈瓊哦了一聲,佩服邵武帝老當(dāng)益壯。
誰知老丈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其實(shí),哼,她是太上皇的親女兒。所以封她永昌名號,并賜食邑?!?/p>
這是我能聽的么?
賈瓊有些心驚膽戰(zhàn)。
老丈嘆口氣:“都說兒子偷爹不算偷,老太妃進(jìn)宮時,本就年幼,她是甄家的投名狀,誰讓甄家是南明朝的國戚呢,為了不為邵武帝所忌,不得已,只好進(jìn)獻(xiàn)了這個女孩兒。”
賈瓊心思轉(zhuǎn)念間,想起賈元春來,她也是如此,前面上了太子船的賈家,在太子失勢后,連忙將十二歲的她送進(jìn)宮里做女官,一直熬到了正元帝登基,才給了她一個鳳藻宮尚書的名,算是安撫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