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元七年正月冬,新建的城墻正在慢慢升高,有了賈瓊不時造出的木軌板車,再加上原有的三腳架與煅燒土坯之法,五萬勞力苦戰(zhàn)月余,終于將一處名不經(jīng)傳的小漁村,修建成了一所小城,并命名為交州城。
遙想明初時,這里還是交趾布政司,現(xiàn)如今成了安南國不說,還分為了東山與西山。
正所謂廟小妖風(fēng)大,水淺王八多,此次的叛亂便由西山發(fā)起,一位云屯巡卞吏(稅官),因收不齊當(dāng)月的稅錢,便帶著兩個兄弟起義,殺官占城,分金銀與百姓,從者如云。
三兄弟占據(jù)了西山寨,招兵買馬四處攻伐,左近的暹羅、茜香都深受其害,屢次派兵征討,莫不能勝。
終于熬到了三兄弟反目,西山寨分裂,東山趁機(jī)出了一位英雄,屢敗屢戰(zhàn)自封為王,將王太子送去暹羅為質(zhì),換來暹羅兩萬大軍,并求在茜香的西洋教士援助,得洋兵進(jìn)安南,就差一點能打進(jìn)升龍府,改換安南的國姓了。
賈瓊看完薛家給送來的安南通報,順手放在臀后輕輕的擦干自己。
這情報的價值,也只值與此。
起義稱王,還想稱帝?
問過吾皇否?
吾皇答應(yīng),某也不答應(yīng)。
好不容易有些不一樣之處的歷史,焉能讓你們在重來一遍。
提好了褲子,自褲帶上放下來前后襟,心滿意足的出了茅廁,回去營房。
交易無內(nèi)鬼,自然很順利,連年交戰(zhàn)的安南,已無多少百姓種地,都在沙場上做了肥料,賈瓊的糧食對雙方來說,都是比金貴的寶貝。
有了糧才能募兵,多募兵才能打贏,彼此陷入到了死循環(huán)中,紅毛雞趁火打劫販賣武器還占據(jù)海港,賈瓊則救民與水火,賑濟(jì)難民。
隨著天朝征南軍的到來,安南暫時平靜了下來,都在一邊積蓄力量,一邊翹首以盼著宗主國幫在自己這一邊。
幫誰不幫誰,是南安郡王的事,自馮天壽到賈瓊,都對此毫不關(guān)心,賣糧、賣糧、還有賣比糧更貴的傷藥,才是后軍該做之事。
而且賈瓊?cè)柿x的賣兩頭,絕不會只賣一家,保證童叟無欺。
薛寶琴上身一件蟹青薄紗內(nèi)襯主腰汗衫,下著馬面裙內(nèi)穿膝褲,腳上蹬著一雙內(nèi)高綢布云頭履,走路帶風(fēng)的趨步過來。
“六哥哥,我爹他們回來了,帶回來你說的那個傻了喂了槍?!?/p>
與惜春一般大的年紀(jì),天真爛漫無拘無束,最是不知愁。
“是沙勒維爾,那槍可不傻。”賈瓊興高采烈的去迎寶琴之父薛途一行。
兩千斤糧食就換回來一百支槍,可見此槍有多貴。這可是法蘭西人自己用的寶貝,他們賣給阮氏義軍的可沒這個好。
馮紫英早帶著神武軍的火器營等著了,迫不及待的開箱驗槍,賈瓊也拿到了一把,在槍托上讀到一行數(shù)字:1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