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原是叫廣南西路,簡化稱廣西,以廣信為界,東為廣東,西為廣西。
賈瓊兩輩子都未到過此處,看著眼前的十萬大山,瑟瑟發(fā)抖。
不獨是他,民夫們也是如此,冀州是何等的平原遼闊,一路過兩湖時都覺得此生爬夠了山,等到了左水岸邊時,絕望油然而起。
南安郡王點了后軍副主簿賈瓊的名,命他做開路使,不是有意為難他,而是要走了一對香玉,總得分些功勞出來,穿越群山便是個大功績。
賈瓊腿軟的原因并不全是山多難走,而是他知道這山里面除了毒蟲猛獸外,還有逃奴、逃犯、山匪和有滅族之恨的各族山民。
這時候可沒有五十六朵花之說,漢人大頭巾們天天嚷著王化攘夷,據(jù)史書看下去,直到全民奔小康后,此地還有不通路、電、水、氣之村,可見躲漢人躲到了極致。
怪不得都說這是南征第一功呢,只要能蹚出一條路直奔安南與暹羅,就是大功一件。
旁人都來與賈瓊慶賀,在他們眼中這有何難呀,驅(qū)使民夫趟路開山就是了,死個幾百號人,反而顯得功績來之不易,已經(jīng)是八品官的賈副主簿只要坐在后面喝著茶等通報就好,功勞唾手可得爾。
不得不連請了幾天的酒,將四軍中的民夫調(diào)了一些來,賈瓊湊足了兩千人,開始打造工具。
滑輪要有,木頭削成的也能用,木匠們聽懂了賈大人要的什么樣后,掄起斧子鋸子進(jìn)了山,兩日功夫,大大小小的輪子,帶齒的、帶榫卯的、帶卡扣的種種就給做了出來。
馮天壽去找山民,馮紫英去打野豬,一窩一窩的真多,傷了些兵卒后,變成開路先鋒的后軍營每天碗里都是油花,民夫們干活也起勁的多。
一個個滑輪三角架樹起來后,賈瓊才心中稍安,基建狂魔自我起吧,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漸漸地走進(jìn)了深山中。
終于在打了五天仗后,馮紫英摸到了一個營寨前,這是橫亙在兩山之間的唯一通路,寨子里的人明顯不愿外人尤其是漢人找到他們,先動起手來。
馮紫英自然也不慣著他們,吃過幾次虧后,得了賈副主簿的指點,劃片清剿,步步為營,打呆仗,結(jié)硬寨,學(xué)野豬的打法攻擊前行。
五天后,終于堵住了他們的寨門。
賈瓊聞訊也來看熱鬧,認(rèn)不得是哪一族的人,他們的衣服并不多,撓撓頭問紫英。
“你準(zhǔn)備怎么打上去?”
山寨都是建在山頂,與兩側(cè)的山勢相比,這一座山還算平緩,最主要是山上有一條河順山勢而下,這也是這群人聚集在這里的原因,有水才能活。
馮紫英早沒了都中公子的樣子,胡子拉碴半光著個膀子,咬牙說道:“放火燒!”
賈瓊切了一聲:“扯淡,這山上要是沒有溶洞,我跟你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