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這些書賣嗎?”
剛才李天明已經看了定價,真心十分感人。
1952年版的書,定價才一塊三毛錢。
這是重新貼上的,如果把那張小貼紙揭下來,真實的定價數(shù)字,怕是把李天明賣了都買不起。
那個時候鈔票還是以萬為單位的。
聽到李天明要買書,管理員立刻提高了警惕。
這年頭,哪一類人會藏書?
“同志,這是圖書館,你要想買書的話,可以去圖書市場。”
思想斗爭了好一會兒,管理員最終還是決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不清楚李天明的身份,要是再搞錯了,那可就麻煩了。
“那我要是把書借走,弄丟了,該怎么賠?”
圖書市場絕對沒有圖書館的藏書全。
管理員聞言,臉上寫滿了無奈。
這話的意思就是不打算還了唄。
算了,算了,別給自己找麻煩。
“照定價賠償。”
這就妥了。
李天明亮出了找楊建軍借的閱覽證。
管理員都沒看上面的照片是不是本人,接過去就開始登記。
幾十本書,寫得手腕子都酸了。
“同志,那個……再見!”
有心提醒一下,可最終還是放棄了。
行為古怪的人,還是不要輕易招惹。
將書打好捆,放在自行車上,一路又回到了棉紡廠。
楊建軍還等著下班呢,好不容易把李天明盼了回來。
“借這么多書,看的完嗎?”
李天明是看不完,但絕對有人能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