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一……發(fā)布!”
林青敲下回車鍵,那段精心剪輯的視頻,配著聳動的標(biāo)題《實錘!教育局官員為捂蓋子,竟派美女下屬公然行賄記者!》,如同投入靜默深海的炸彈,通過“真相之眼”的賬號,在數(shù)個尚未被完全封鎖的社交平臺同時引爆。
視頻不長,但信息量爆炸。從蘇晴推過厚厚的信封,到她言語間的暗示引誘,再到林青最后犀利的反問“派你來的劉副局長,愿意出到什么價錢?”,以及蘇晴瞬間煞白的臉色和鄰座偷拍男子驚慌的神情,每一個畫面都清晰無比,每一句對話都錄得清清楚楚。尤其是林青將信封扔回桌上,擲地有聲地說出“這是你們試圖賄賂我的證據(jù)”時,那份冷靜與正義感,與對方卑劣的手段形成了極其鮮明的對比。
一夜之間,輿論風(fēng)暴逆轉(zhuǎn)!
之前所有關(guān)于林青“敲詐勒索”、“報道失實”的指控,在這段鐵證面前都顯得蒼白可笑。本地論壇、微信朋友圈、甚至是一些小眾的短視頻平臺,都被這個話題刷屏。
“我的天!原來我們一直罵錯人了!”
“這女的我知道,好像是教育局辦公室的,根本不是老師!”
“支持林記者!這才是真正的記者!”
“那個劉副局長是不是該出來走兩步?”
就連林青之前常去的那家面館老板,都特意給他發(fā)來信息:“小林,錯怪你了!下次來,面錢算我的!”
報社王主任也打來電話,語氣復(fù)雜,少了之前的嚴(yán)厲,多了幾分試探:“林青啊……網(wǎng)上的視頻,是真的?你……唉,先保護好自己?!?/p>
看著屏幕上洶涌的支持和聲援,林青長長地、緩緩地吐出了一口積壓在胸中許久的濁氣。那是一種沉冤得雪般的釋然,更是一種力量回歸的堅定。他證明了,真相即使被暫時掩埋,也終有破土而出的一天。這份來自公眾的認(rèn)可,遠比想象中更讓人振奮,也讓他更加明確了自己腳下的道路——無論多難,都要走下去。
然而,就在一片支持聲中,一個不和諧的音符悄然出現(xiàn)。一個擁有數(shù)十萬粉絲、自稱“獨立評論人”的網(wǎng)紅博主“求真哥”發(fā)布了一條長文,他沒有直接否定視頻內(nèi)容,卻用極其專業(yè)的口吻,從“光線角度的一致性”、“音頻波紋的輕微異?!钡燃夹g(shù)層面,暗戳戳地提出“合理質(zhì)疑”:“視頻是否為經(jīng)過精心剪輯的‘完美證據(jù)’?是否存在引導(dǎo)性拍攝的可能?我們呼吁更多元的信息,而非單一信源?!?/p>
這篇看似“客觀理性”的分析,迅速被一些水軍賬號轉(zhuǎn)發(fā),評論區(qū)開始出現(xiàn)“視頻造假”、“釣魚執(zhí)法”等混淆視聽的言論。
林青看著“求真哥”那條博文,眼神微冷。他知道,這是對手的反撲換了一種更隱蔽、也更陰險的方式。輿論的戰(zhàn)場,從來不只是簡單的支持與反對。
他截下“求真哥”的博文和那些可疑的評論,一個新的計劃開始在心中醞釀??磥?,是時候讓“真相之眼”,去會一會這位“求真”的同行了。這把剛剛點燃的火焰,能否經(jīng)得住這瓢暗處潑來的冷水?
喜歡開局全網(wǎng)黑,逆天小記者捅穿黑幕請大家收藏:()開局全網(wǎng)黑,逆天小記者捅穿黑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