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逍自是滿肚子的不開心,但是沖著玄生大師也不敢發(fā)作,出了門就悻悻的跟在玄生后面。
至于這室內,玄慈方丈自是一臉正色,對著蕭軒說道:“青云,我記得你帶著華山派眾弟子來我少林習武已經有三年多了吧?”
蕭軒亦是正色回答道:“是”
“自如此,少林能教與你們的已經盡數(shù)傳授,從今日起,你就帶著你的諸位師弟,自行下山去吧?!闭f罷玄慈方丈便徑直離開了。
李逍和那個蕭子軒比試過后的第二天,那些挑事的華山派弟子就盡數(shù)下山了。
這一日正好是佛誕日,眾人皆是忙著慶祝,山上山下甚為熱鬧。所以那蕭子軒領著眾師弟下山的時候反而無人關注,作為比武的另一方,最后贏了一招的李逍也是枯坐在藏經閣中,旁人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另一邊的玄生大師則是一直忙著印刷一本小冊子,內容李逍只知道是內門弟子和外門弟子在文化課上的教材。
玄生大師這邊印刷還是用的雕版印刷,鐫刻了整整一上午,確認了一下所有的字都無錯誤之后才開始油印。李逍心中感到奇怪,自己上學時活字印刷術可是被大吹特吹,貌似沈括的《夢溪筆談》也是北宋的書吧,這邊玄生大師卻還在用雕版印刷,少林寺未免太守舊了吧。出于好奇,李逍還是開口問道:
“師父,為什么不用活字印刷術?”
“你說的是錢塘人夢溪丈人(沈括的號)在他的著作《夢溪筆談》中提到的印刷技術吧?”這邊玄生大師一邊拿著一張紙試印了一下雕版,把印好的文案拿在陽光下仔細比對,一邊說道。
“正是”李逍沒有想到,這么快《夢溪筆談》就開始流通了,玄生大師看樣子是知道這個技術的。
“活字印刷是不被官府允許的,私下的印也就罷了,可是這篇《千字文》不僅寺內的弟子要用,山下的村鎮(zhèn)也是會送去一些給那里的孩子們用的,甚至還有可能會印一些轉賣出去,這些沒有官府的許可可是不行的。”玄生大師仔細看著那紙張的字跡,感覺很滿意,于是就順手也遞給了李逍。
李逍看著墨跡,右下角有一處明顯的方塊墨跡,當下有些不解,玄生大師似乎也看出了他的不解,開口道:“這右下角就是留下來給鄭州官府簽章用的,只有審核過了,才能發(fā)行?!?/p>
李逍心下震驚,這北宋的政府管的挺寬的啊,還搞出版審核,也不知只是自己穿越的這個世界是這樣,還是歷史上本就如此。
這時的玄生大師背著手,走到了桌案前,悠悠的開口道:“新來的這個梁知州可不好惹啊?!?/p>
眼見李逍今日實在是興致不高,玄生大師轉而開口道:“怎么昨日的事情還是耿耿于懷?。俊?/p>
李逍淡淡的回道:“弟子不敢?!?/p>
“華山派的眾弟子,今日都下山了,被方丈趕下山了?!?/p>
李逍當下心中震驚,這群人就這么被趕下山了?眼見李逍還是如此介懷,隨后玄生大師便與李逍談起了華山的事情。
這華山其實是一個相當古老的武林門派,按照他們自己的說法,當年春秋時期便已經存在,兩漢時期則相當強大。但是南北朝亂世之后,華山劍派的劍法和功法遺失眾多,門派開始衰落,到了唐末已經幾乎絕跡。
但是五代時期,由少林弟子跑到華山翻出了當年據(jù)說是先秦時期的劍譜典籍,靠著這樣的劍法,新的華山爬再次橫掃江湖,成為當時一代劍宗勝地,但是北宋開國以來,華山弟子的質量斷崖式的下降,原本靠著先秦典籍還原出的三套劍譜只剩下前兩套還有人能練,而且最后的幾個絕招已經無人能使出了。
少林的玄痛大師,一直在外游歷,有一日登臨了華山,見到現(xiàn)存的華山劍派,整個劍派已經淪為了武林中的小角色,但是見那華山劍法確是本不錯的劍法。于是玄痛和現(xiàn)在華山掌門宋邱商議,將華山派弟子帶到少林習武,雙方交流武學,或許能幫助他們重振華山派。當然少林也不是白幫忙,華山劍法當然也要共享一下。
華山派的歷代掌門其實都很清楚,華山派的劍譜只剩下了劍法,內功運轉、修煉法門這些關鍵信息一概不存,這才是華山派衰敗的根源,這個普天之下既有能力又有意向幫助他們的只有少林了,自然就同意了。畢竟說起來,當今的新華山派本就是少林弟子建立的,說一句源出少林也不過分。
華山弟子拜入少林后,少林也是相當盡心盡力的,三年期間把這些弟子都培養(yǎng)成為了好手,尤其是蕭子軒,他原本就比較有劍道的天賦,無論是宋邱還是玄苦都對他抱有不小的期望,認為他在年輕一代中也算的上是二流的高手了。
至于蕭子軒為啥會找茬兒找到李逍面前,首先就是因為李逍的家傳劍法本就是華山劍法,只不過歷經家族三代武學廢柴,取其糟粕,去其精華,成功地將劍法變成了爛大街的那種。
作為自認的原主的華山派弟子自然看不慣,在他們看來華山派之所以名聲變差就是這幫不學無術的家伙們出去敗壞了的,自己作為華山劍派的本支,教訓一下李逍這樣的旁支“合情合理”,反而是最后李逍的那一手反擊搞的自己很沒臉,這時要和本家決裂啊。
李逍自然是不理解也不可能認同這些無聊的封建倫理,他所關心的是少林費這么大勁換來的華山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