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黎錦在政府的會客室里,正與一批外地來的客商熱烈地討論著。這些人是盧有涯介紹過來的,他們都是外地人,但因為信任盧有涯,所以特地過來了解江山市的情況。
黎錦抽出時間與他們會面,了解他們的個人事業(yè),也暢談江山市的基本狀況,能結交成朋友的,他都會留意著。
不一會兒,市政府秘書長鄒明走了進來,在黎錦耳邊輕聲說了幾句。原來是張懷泰等人想去大洲縣考察新能源汽車廠,希望黎錦為他們開通綠色通道,以便能夠進入汽車廠內部察看。
黎錦微微有些意外,不過他對張懷泰的誠意早就心存疑慮,實在沒那么多精力和他來回糾纏,于是果斷拒絕了。
與這些客商交流結束后,黎錦剛回到辦公室,鄒明又來匯報。
“黎書記,張懷泰想跟您約個時間,再談投資的事,您看怎么安排?”
黎錦說道:“你告訴他,從他來江山市的第一天,我就已經和他談過了。接下來,已經進入另一個階段,是他拿出具體可行的項目,由我來審批簽字。”
鄒明有些擔憂地說道:“這樣跟他說,他們會不會轉身就離開江山市,不在咱們這兒投資了?”
“那你告訴他,損失的是他,不是我們!對任何人都一樣!”黎錦語氣平淡地說道,如今的江山市正迎來創(chuàng)造財富的大好機遇,張元英要是錯過了,那也只能怪他自己。
黎錦在處理政務時,忽然看到一份來自省看守所的文件。他仔細閱讀之后,發(fā)現竟是前任市長孔輝想要見他。于是,他給省廳的公安廳長打去電話,詢問具體情況。
他說道:“孔輝是不是交代了什么?他怎么突然想見我?”
廳長回答道:“我目前了解到的最新情況是,孔輝在看守所里表現還算安靜,也配合調查,問什么都回答,不過都是些表面的東西,沒有觸及核心。這次突然提出要見你,估計是在里面看到了江山市的新聞,知道了你的存在。”
黎錦接著問道:“什么新聞?”
廳長說道:“就是隨機循環(huán)播放的市政新聞,應該是剛好在宣傳你和江山市,被孔輝看到了。他發(fā)現江山市發(fā)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想必有所感觸,所以才想跟你談談。”
“你覺得我應該去跟他談嗎?或者你們需要我去套話?”
“你先同意下來。我們可以等元旦或者過年后再安排見面的日子,這段時間,我們也會再次審訊他。到時候需要你做什么,咱們再溝通?!?/p>
“好吧,隨時保持溝通!”
黎錦掛斷電話后,緊接著又會見了地方國資委和國企的下屬,共同商討相關事宜。他一方面招商引資,另一方面也在自主投資,而且他獲得了插手地方國資委和國企的權力,便開始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
要打造萬億城市,如果沒有強大的地方國企,創(chuàng)造的財富也難以留存。像張家這樣的外來投資,也許他離任的那天,他們就會撤資,到時留給江山市的可能就是一堆爛攤子。而扎根于江山市的地方國企甚至本地企業(yè),才會一直留在江山市,持續(xù)為江山市創(chuàng)造財富。
黎錦之所以能推進這些工作,主要是省里的撥款及時到位,有了資金,辦事自然順利許多。不過,省里的撥款其實遠遠不夠,畢竟江山市已經落后多年,許多城市基礎設施都亟待更新升級,比如市區(qū)道路需要拓寬,省道、國道、高速路、鐵路甚至機場等配套設施也都要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