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灣的集市,自那場風(fēng)波之后,非但沒有冷清,反而愈發(fā)熱鬧起來。
羅辰當(dāng)日親手將一匹絲綢贈予蠻族少年的舉動,像一陣風(fēng),迅速傳遍了五溪諸洞。
在蠻人樸素的價值觀里,一個強大的漢人首領(lǐng),愿意為了一個微不足道的蠻族少年,懲罰自己的同族,這遠比任何言語都更具說服力。
公平與尊重,這兩個詞,通過那匹絲綢,被縫進了蠻人的心里。
最初的交易,是圍繞著鐵鍋和鹽展開的。
但很快,羅辰便發(fā)現(xiàn),那些隨船帶來的、本以為只是點綴的貨物,竟也成了搶手貨。
一個膀大腰圓的蠻族漢子,用三張上好的熊皮,換走了一只小巧玲瓏的青瓷茶碗。
他并不懂飲茶,卻小心翼翼地捧著,咧著嘴說要帶回去給婆娘裝水喝,那神情,仿佛捧著的是稀世珍寶。
幾個蠻族少女則圍著一堆絲帕挪不動腳,她們用采集來的珍貴草藥,換走幾方繡著蘭草的絲帕,而后嘰嘰喳喳地比較著,將其系在手腕上,粗獷的獸皮衣上多了一抹江南的溫柔。
荀衍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變化,對羅辰道:
“主公,蠻人缺的不僅是鐵與鹽,他們?nèi)钡氖菍α硪环N生活方式的想象。絲綢、瓷器,這些‘無用之物’,恰恰是文明最有力的武器。它不殺人,卻能誅心?!?/p>
羅辰深以為然。他隨即下令,從長沙郡的庫房里調(diào)撥更多的手工藝品,并鼓勵那些在戰(zhàn)亂中失去生計的漢人小商販,來月亮灣設(shè)攤,只要遵守集市的規(guī)矩,羅氏便提供保護。
一時間,月亮灣成了整個荊南都未曾有過的奇景。
漢人的商販與蠻族的獵人討價還價,穿著絲綢的漢家女子與佩戴骨飾的蠻族少女好奇地互相打量。
空氣中彌漫著烤肉的香氣、草藥的清香和漢人商販的吆喝聲,竟詭異地融洽起來。
一日,一個特殊的客人來到了集市。他叫“卡拓”,是沙摩柯部落里最好的鐵匠。
與其他蠻人不同,他對那些花花綠綠的商品不感興趣,而是直勾勾地盯著羅氏衛(wèi)兵腰間的環(huán)首刀和手里鋒利的長矛,眼神里滿是癡迷與困惑。
阿古將他引薦給了羅辰。
卡拓的漢話說得磕磕巴巴,但他用手比劃著,表達了自己的疑問:
為何羅氏的鐵器,比他們部落辛辛苦苦從山里挖出的“神鐵”(天然鐵礦石)捶打出來的,要堅硬得多,也光滑得多?
羅辰看著這個皮膚黝黑、雙手布滿老繭的蠻族工匠,眼中閃過一絲笑意。
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決定。
“阿古,卡拓,請隨我來。我?guī)銈內(nèi)タ纯矗@些鐵器是如何誕生的?!?/p>
羅辰親自帶著他們,乘船返回了羅氏塢堡。
當(dāng)卡拓,而是一些他們看不懂的符號和圖形。
荀衍上前,指著木板上的一副圖,對阿-古解釋道:
“這是水力連機碓的構(gòu)造圖。我們在研究如何讓它轉(zhuǎn)得更快,更有力。
主公說,格物致知,知其然,亦要知其所以然。”
阿古順著荀衍的手指看去,卻愣住了。
在木板的角落里,他看到了一行歪歪扭扭的字,那是他們五溪蠻的語言,旁邊標(biāo)注著漢字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