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順利地抵達了下一條戰(zhàn)壕,讓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除了喬。
喬原本想的是,進入無人區(qū)后,找個無人的彈坑一躲,等到天黑之后再帶著小伙子們回去就完事了,大不了就是給自己來上一槍什么的偽裝成受傷。
但是現在如此順滑的進入占領的戰(zhàn)壕,讓喬根本沒有辦法采取之前的計劃,現在基本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在軍官們大吼著指揮步兵布置防御的同時,喬帶領工兵小隊也開始在擁擠的戰(zhàn)壕中開始瘋狂的工作。
雖然戰(zhàn)壕看起來只是一條兩三米深的土溝,看起來和一條沒有完工的排水渠差不多,頂多就是多了些木板與沙袋什么的,但是實際上卻不是如此。
作為一種簡易的軍事設施,在一條標準的戰(zhàn)壕中,不僅要有用來溝通前后方的交通壕,還有隱蔽的機槍火力點,觀察敵軍動向的觀察哨,甚至某些戰(zhàn)壕中還有臨時醫(yī)療所,和用來溝通后方部隊與炮兵的通訊站和指揮部。
基本上就是過去那些宏偉城堡與要塞的簡配毛坯地下室版本。
而在跳進戰(zhàn)壕之后,步兵們只要在戰(zhàn)壕中占據位置,隨時準備抵抗條頓人的攻擊就行,但是工兵們要做的事情就多了。
不僅要檢查戰(zhàn)壕的損壞程度,并且開始修復并用手邊能夠找到的一切東西修復那些因為炮擊與進攻時投擲的手榴彈而坍塌的戰(zhàn)壕。
還要重新配置防御工事,調整觀察哨,機槍陣地,還有其他火力點的位置,以便讓這些配置朝向條頓人的方向。
如果說前面這些任務,工兵們還有步兵幫忙的話。
那么炸毀條頓人留下的交通壕,防止條頓人順著這些原本是用來方便后方部隊抵達前線戰(zhàn)壕的壕溝發(fā)起反攻。
像是在戰(zhàn)壕前重新布置鐵絲網這一類更加專業(yè)的事情,就只能由工兵們獨自完成了。
甚至在完成了這些任務之后,工兵們都還不能休息,因為步兵要留著體力應對條頓人的反擊,所以清理戰(zhàn)壕中的尸體和損壞的設施,讓戰(zhàn)壕中留出足夠的空間方便作戰(zhàn)的任務還等待著工兵們。
最終在結束了這一切之后,為了讓戰(zhàn)壕不至于成為一條充斥著爛泥與排泄物的壕溝,雖然在大部分情況下戰(zhàn)壕都差不多是這個樣子。
工兵們依舊還要在戰(zhàn)壕中挖掘排水渠,搭建掩體和休息區(qū),有時候可能還要修建一些廁所。
之所以說是可能,這倒不是遠征軍們和那些來自巴拉特的部隊一樣,不習慣使用廁所這種文明的產物。
而是那些條頓混蛋,不知道從哪聽到布尼塔尼亞的人喜歡早上上廁所的習慣,所以自從戰(zhàn)爭開始以來,這些混蛋就開始孜孜不倦的炸屎,炮兵有事沒事就對著前線的廁所打兩發(fā)。
這種做法不僅讓上廁所變成了一項高危行為,畢竟沒有人想要在最放松的時候,變成漫天飛翔的一份子,也讓工兵們的工作量降低了不少。
不過掄著工兵鏟修理大地總好過掄著刺刀修理條頓人。
跟著大部隊跳進戰(zhàn)壕中后,喬便帶著自己的小隊,先是協助步兵們重新布置了機槍陣地,調轉了那些條頓人遺留下來的“黑豬”,也就是條頓人那些沉重的水冷重機槍后,又炸毀了通往條頓人防線深處的交通壕。
等到喬準備鼓起勇氣,帶隊去戰(zhàn)壕外布置鐵絲網時,戰(zhàn)壕外的天空中響起了熟悉的嘶鳴聲。
在戰(zhàn)壕中此起彼伏的“炮擊!隱蔽!”的尖叫聲中。
喬熟練地抱著步槍蹲在戰(zhàn)壕中,雙手捂住耳朵埋下頭張開嘴,在隆隆的爆炸聲以及被爆炸拋飛到天空中的泥土與石子落在頭盔上的“叮當”聲中向從叮當到黃皮子從關二爺到你猴哥在內一切想的起來的有力人士祈禱不會有炮彈恰好落在自己所在的戰(zhàn)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