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耦合效應區(qū)域的仿真精度偏差達到了0。48%!
鐘總,你知道0。48%的偏差意味著什么嗎?!
在sub-6GHz頻段或許還能勉強接受,但在我們即將面對的毫米波頻段,這就是災難!
是設計失準!是流片即報廢的信號!”
張哲的聲音在安靜的實驗室里回蕩,仿佛有一種技術權威被冒犯的憤怒和痛心疾首。
“追求那零點幾個納秒的延遲優(yōu)化,犧牲的是仿真的根基,精度!
這是舍本逐末!是工程師的恥辱!”
張哲環(huán)視四周,目光掃過那些或茫然、或緊張、或帶著隱隱認同的年輕面孔。
最后定格在鐘耀祖漲紅的臉上,語氣沉痛而銳利:
“芯片設計,尤其是射頻前端,那是跟電磁場的幽靈打交道。
仿真工具,首先求的是一個‘準’字。
沒有精度保障的效率,就是空中樓閣,是害人的花架子。
你們這套野路子的‘混沌’協(xié)議,破壞了工具鏈的穩(wěn)定性和可驗證性。
我早就說過,工業(yè)標準存在這么多年,不是沒有道理的!
兼容性、可靠性、精度保障,這才是EDA工具安身立命的根本!
而不是某些人為了標新立異搞出來的‘奇技淫巧’!”
“奇技淫巧?”鐘耀祖像是被踩了尾巴的貓,瞬間炸了。
熬夜攻堅的疲憊、技術路線被全盤否定的憋屈、還有對方那毫不掩飾的輕蔑,瞬間沖垮了他的理智防線。
“張博士!
‘混沌’協(xié)議在麒麟980的GPU模塊后端驗證上,時序收斂周期縮短了65%!
面積優(yōu)化了7%!
這是實打實跑出來的!
臺積電的GDSII都認了!
你管這叫奇技淫巧?
你家的奇技淫巧有這么牛逼?
你奇一個讓我看看?
真正問題是你們禾芯的引擎算法層優(yōu)化不夠,跟不上高效的數(shù)據(jù)吞吐,才導致精度波動!
問題在你們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