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因為是清晨的原因,有許多早起鍛煉的人,也有正在老街道兩邊的面館和餐廳里吃早餐的人,看起來比起前世要拆遷的時候人要多上不少。
很快方玄就在這條街道深處,找到了前世他閑逛時發(fā)現(xiàn)的那家只有一個門面大小的老書店,到現(xiàn)在他還對這家老書店的名字記憶猶新。
黃家書屋,便是這家書店的名字。
這家書店的老板,是一位長年帶著一副老花鏡面色紅潤的花甲老人,方玄記得別人都叫他黃老頭,前世就是這他在自家門口擺了一個地攤賣書。
在方玄進店后,這位躺在搖椅上手捧著一本《故事會》看得有滋有味的慈祥老人,抬了下老花鏡朝方玄點了點頭示意他可以隨意觀看店里的書后,便繼續(xù)聚精會神地看他的書。
方玄上輩子之所以會來到這里買書,是因為他比較喜歡道學和佛學類的書籍。
尤其是《道藏》、《大藏經(jīng)》上記錄的所有書籍基本他都想看。
但網(wǎng)絡上許多都是經(jīng)過摘抄騰挪的并不完整,也只有這種老書店里的線裝書籍讀起來才比較原汁原味。
有時候方玄經(jīng)常會思考:
為什么人或者動植物都會有生老病死?
為什么人不可以像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那樣不就可以不用必須吃飯了嗎?
還有日歷究竟是怎么來的?
人類生活的地球又是怎么來的?
時間究竟是什么,怎么來的?
空間究竟是什么,怎么來的?
時間和空間之前是什么,以后又會怎樣?
那些傳說中和神話中的神仙妖魔鬼怪究竟是不是真的存在?假如他們存在,那究竟是怎樣一種存在。
如果從科技的角度來看的話,只會得到一些籠統(tǒng)的術語答案,并不是方玄想要的,所以他想從各種文獻的角度來弄明白這些事物。
正因如此他才會一有空,就會去一些老書店里或者地攤上,找一些道學和佛學類的典籍來閱讀。
雖然他擁有過目不忘的記憶,但如果遇到好的書籍,他也會買下來。
畢竟就算是過目不忘,也總有個時間周期不是?
一段時間不看,還是會忘記的。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就是這個道理。
請后面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