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了一會,阿妥終是低聲道:“女郎,這樣恐怕不妥,女郎終究還是秦氏女?!?/p>
秦氏一族雖已式微,卻仍可在郡中名門里排得上號。阿妥自來忠直,此時見主人行事大膽,自是極力勸阻。
不過,秦素今日勢在必行。
她將臉微微一沉,語聲肅然:“阿妥,我是主,你是仆,你只聽我的話便是。”不知不覺中,語氣帶出了前世的威與冷。
阿妥身子一震,呆住了。
這樣的秦素,與以往實在大相徑庭。
秦素才只十二歲,容貌已是格外艷麗,阿妥再不曾想過,這般嬌艷明媚的女郎,眉梢眼角只那么略略一動,便能生出這般的氣勢,那眼神更是冷冽如冰,竟叫人心底一顫。
不由自主地,阿妥心中那點勸止的念頭,竟然就被這幾句話澆熄了,遲疑一會,她終是應了聲“是”。
秦素心下微松,氣勢凝而不散,又低聲吩咐阿妥幾句,這才與她一同下了車,順手將一頂帽裙長至腳踝的冪籬戴了起來。
留下福叔看車,秦素與阿妥在巷口分作了兩路,阿妥去買成衣,而秦素則施施然走進了位于鎮(zhèn)東的書墨鋪,并在里頭盤桓了好一會。
當她步出店門時,店老板親到門口相送,態(tài)度十分客氣,秦素亦是笑語怡然。
若有熟悉秦家的人經(jīng)過此處,便會發(fā)覺,這與老板寒暄的女郎,其說話的口音竟有幾分漁陽腔調(diào),而再看其身高與步態(tài),倒像是秦家那個年輕的使女。
阿豆便是漁陽人,體態(tài)纖秀,身量比秦素高出大半個頭。
只要在鞋子里塞些棉布,踩上木屐,再改一改口音并戴上長冪籬,秦素認為,她與阿豆至少有七分相像。
這是最簡單的易容術(shù),亦是前世隱堂所授諸技中的一種,雖只淺涉皮毛,如今看來,卻終非一無用處。
三卷珍本,三百兩銀,外加書鋪贈送的整套筆墨紙硯,真是得其所哉。
秦素捧著書匣行至對街,復又回首張望。書鋪高懸的匾額光可鑒人,秦素眸中亦有光影躍動。
鮮少有人知曉,那匾額的背后,刻著族徽。
這鋪子是她特意選的,可巧便在連云鎮(zhèn)上,也是她的運氣。
秦素眸中光影紛涌,復又歸于平淡。
今日真真是個好天。
她歡快地轉(zhuǎn)過身去,穿過街巷,彎進了側(cè)路。
那三百兩銀,秦素請老板分成了兩百七十兩的銀票外加三十兩碎銀,一并收進了匣中。
手中有錢總是好的。
她記得很清楚,兩年后,也就是中元十四年,陳國便將實行“廢金改銀”制,此后的很長一段時日,皆是“金不如銀、錢不如鐵”,而陳國日漸衰微之勢,亦是自彼時始。
所以,方才賣書時,秦素只要了銀。
無論銀票還是銀錠,兩年后都將成為陳、趙、唐三國通用的主要貨幣,她當然要多換一些。
秦素一路思忖著,很快便回到了停車處,阿妥此際已經(jīng)買好了成衣,秦素便上車換去了女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