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之間,朝堂之上有人歡喜有人愁。
戶部老姜,兵部宋煜,鴻臚寺老王三個人跟柳大少的交情最深,也是朝堂之中廝混較久的老狐貍了。
聽到李白羽有意要給柳明志封王,心里是既替柳明志高興,又替其擔(dān)憂。
大龍不是沒有過異姓王,可是百年來三朝卻沒有一個能功得封王之人。
能封王,也就意味著到達了權(quán)貴的最頂峰,成了除了皇帝之外最尊貴的存在之一,柳大少若是真的封王,幾人自然是打心底了為柳大少高興。
然而幾人擔(dān)憂的問題也是如此。
異姓王自古沒有幾個是好下場的,韓信等人就是最好的例子,縱觀古往今來,得以善終的異姓王更是屈指可數(shù)。
王爺看色尊貴,可是將要面臨的危機也是層出不窮。
封王之后更是要謹言慎行,幾人很擔(dān)心以柳大少吊兒郎當(dāng)?shù)男宰邮遣皇悄軌蜃猛跷弧?/p>
議論了良久之后,朝堂之上逐漸的安靜了下來。
吏部尚書杜成浩舉著朝笏站了出來。
“啟稟陛下,臣有本要奏?!?/p>
李白羽好奇的望著杜成浩:“準奏!”
杜成浩同樣樂意見得柳大少封王,畢竟自己的兒子跟在柳大少身邊混飯吃,柳大少的地位越是尊貴,自己的兒子將來的地位自然也會水漲船高。
說不定此次國戰(zhàn)結(jié)束,一統(tǒng)天下之后自己杜家一門也能從杜宇這里橫出一侯爺。
王侯將相,自古便是尊貴代名詞。
杜成浩心里明白,以兒子杜宇的資歷想要位居國公不大可能,撈個侯爺還有幾分把握。
柳明志雖然也是年紀輕輕就高居國公之位,可是柳大少的功績那是掰著手指頭都能數(shù)出來的,不服不行。
然而杜成浩雖然樂意見到柳明志封王,不過該走規(guī)矩還是要走的,自己端的就是吏部尚書的這碗飯。
“陛下,定國公之戰(zhàn)功確實足以封王,然而定國公尚未班師還朝,大局未定,此刻封王不符合禮制,還請陛下三思?!?/p>
“待到定國公班師回朝,根據(jù)隨軍錄事記錄錄入兵部,吏部功績簿之后才可論功行賞?!?/p>
“陛下可先行擬好王號,老臣錄入在冊,待到定國公還朝之后直接賞賜。”
杜成浩剛剛說完,站在遠處的夏公明繼續(xù)行了一禮:“啟稟陛下,老臣附議?!?/p>
李白羽沉吟了片刻,緩緩從龍椅之上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