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闕連綿起伏十里而不絕,旌旗迎風作響。
柳明志與宋清對望了一眼:“到家了?!?/p>
柳明志望著城外郁郁蔥蔥枝繁葉茂的樹枝心中不由得有些發(fā)酸,這一走走了就是小半年啊。
怪不得古人每次離家遠行,辭別故友都要寫詩一首表達思念之情。
柳明志終于明白他們的心情了,不是做作,而是真的有感而發(fā),古人一別可能真的就是一輩子無法再相見了。
搖搖記得出使之前城外依舊帶著薄薄的積雪,樹木還是光禿禿的一片,回來之時已經枝繁葉茂了。
復雜的看著大龍京師的城門,柳明志眼眶有些微紅。
張騫出使西域,幾年才一個來回,人生有多少幾年呢。
“出使二月半,歸來六月中?!?/p>
“城門臨別時,去意興正濃?!?/p>
“枯枝立孤鳥,密葉隱蟬聲。”
“青絲成白發(fā),稚童變白翁?!?/p>
陸無名聞言淡淡的望著柳明志:“柳大人,詩雖通俗易懂,可是卻是深入人心啊,父母在不遠游,也不知道多少人去時青春鼎盛,歸來白發(fā)蒼蒼?!?/p>
陸無名一言,大龍使團的兩千人紛紛的心酸起來。
一路上風餐露宿,曉行夜宿的辛勞唯有自知啊。
“弟兄們,不要傷感了,總算是到家了,等本官進宮面圣之后,陳明事宜,你們都可以回家了,這么久了,都想雙親跟婆娘還有孩子了吧,進城?!?/p>
“大龍萬歲,回家了?!?/p>
宋清揮舞著馬鞭興奮的騎馬向著京城趕去,守城的將領知道出使金國的使團回來了馬上打開城門讓他們走了進去。
同時一隊人馬飛速奔赴皇宮匯報。
李政書中正看著左相魏永呈上來的奏折,正是關于青州蝗災的問題,不但青州,鉻州,升州也有蝗蟲的痕跡。
李政眉頭緊皺,唉聲嘆氣,右相童三思剛剛匯報完涇州,明州,敏州,忻州旱災的事情,這又來了蝗災。
“陛下,旱災不容小視,一旦秧苗全部干枯而死,數(shù)十萬百姓都將顆粒無收啊,請陛下派遣工部官員前往治理旱災,查看能否因地制宜,挖深井,開河道,治理旱災。”
“陛下,旱災之事只要天公作美,有一場大雨降臨,還能撐些日子,蝗災可耽擱不得,一旦蝗蟲,將士寸草不生,不要說野菜了,就是樹葉老百姓都沒得吃。”
“陛下,兩位相國言之有理,蝗災旱災都不容大意,一旦處理不好,便會民生哀悼,流民四起啊。”
李政將奏折丟到龍案之上:“傳旨,免除青州,涇州,敏州秋季賦稅,戶部在江南,西北各地府庫充足之地征調糧食以備不時之需。工部官員奔赴明州治理旱災問題,當?shù)毓賳T要全力相輔,不得有誤?!?/p>
“陛下圣明。”
“陛下!柳大人帶領使團以至午門外,馬上就要到了勤政殿?!?/p>
李政看著下面的福海,聽到他的匯報之后眉頭終于舒展開來。
“好啊,朕等著可是望眼欲穿,咱們的白衣儒帥終于回來了。”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