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做不來那圣君,但是朕定為明君?!?/p>
“欽此!”
文武百官從大總管的聲音中回過神來,震撼的望著行將朽木的李政。
或許李政將一個好皇帝該做的事情都做了,從登基為帝那天便開始了。
“萬歲,萬歲,萬萬歲?!?/p>
“老周,接著宣紙!”
“遵旨?!?/p>
大總管拿起第二卷圣旨。
“大龍?zhí)熳痈嬖??!?/p>
“太子登基繼位,設(shè)五位輔政大臣以輔佐新君三年,三年之后歸于原位?!?/p>
“定國公柳明志,掌兵,戶,鴻臚寺,大理寺?!?/p>
“左相魏永掌吏部,刑部,,司農(nóng)司,太仆寺?!?/p>
“右相童三思掌禮部,工部,典客,少府監(jiān)?!?/p>
“行諫言之權(quán),不可逾制六部內(nèi)權(quán)?!?/p>
“靖國公云陽節(jié)制六兵三馬領(lǐng)同安西都護府督帥?!?/p>
“行節(jié)制之舉,不可干預(yù)六兵三馬,安西都護府內(nèi)權(quán)?!?/p>
“御史大夫夏公明行風聞奏事之權(quán),監(jiān)察百官?!?/p>
“欽此!”
“臣等遵旨,吾皇萬歲?!?/p>
柳明志,魏永,童三思,云陽,夏公明五人無聲吁了口氣,心思各異,想不到李政已經(jīng)給太子鋪路到了這種地步。
只是柳自己幾人看似大權(quán)在握,實則所有的權(quán)利都集中到了未來的新君身上。
柳明志心情極為復雜,兵部總掌天下兵馬,戶部總掌天下錢糧,卻都在自己的治下,不知道李政這樣做是無意還是有意呢?
兵馬,跟錢糧怎么能集中到一個人的手里呢,縱然只有諫言之權(quán),而無總攬兩部的大權(quán),這也是一種不容忽視的權(quán)柄。
難道李政對自己已經(jīng)信任到這種地步了嗎?
想到這里,柳明志回想起自己在東海的事情,心里隱隱有種虧欠的感覺。
“太子!”
“兒臣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