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兒臣也認為柳大人的話言之有理,但是兒臣有個疑問想請教一下柳大人,不知可否?”
感受到皇帝跟慶王的目光柳明志點點頭:“慶王殿下但說無妨,臣一定知無不言!”
“柳大人,你方才說復辟酷刑將會人人自危,可是似今日之事,若是不復辟酷刑,滿朝文武見到父皇輕而易舉的放過邊關的貪官污吏,到時候紛紛效仿肆無忌憚如何處置!”
“按照大龍律例以律當斬。臣并非是在包庇貪污官員,三位殿下也知道,臣在青州府不久前斬首犯官九十余人,但是犯官家屬,似不知情之人皆是放過,陛下講究依法治國,以民為本,犯官家屬也是陛下的臣民,亦在民之列,若是因為其父之罪受到株連,何其無辜?酷刑之法,良刑之法目的殊途同歸,既然如此何必復辟酷刑哪?”
“柳大人的意思本殿下明白,但是本殿下問的是若是滿朝文武沒有畏懼紛紛效仿當何為?”
“立明令以治百官,貪污受賄者斬,抄沒家產(chǎn)充公,殿下是不是想說,官員貪污,不責其家,斬官員,其家依受榮華?”
“正是如此,柳大人請想一想,若是官員受賄只責罰一人,其家屬享受榮華,與受害之人與何地?”
柳明志沉吟了一會看著靜靜地看著自己的皇帝:“大龍律有載,官員貪污,斬其首,抄其家,子不得科舉,后不得蒙蔭講的很清楚!”
“這。。。。。。。。。本殿下明白了,謝謝柳大人賜教!”
“柳大人,本殿下不敢茍同,若是以你之言,為何邊關官員依舊敢如此貪污受賄高達千萬兩有余?”
柳明志看了一眼七皇子李智:“利令智昏!是而邊關之事應當妥善應對,責令御史臺監(jiān)督,皇子監(jiān)察,皇子每年一換,想來皇子應該不會損害國本吧!”
太子三人眼前一亮,裝作不在意的喝起了茶水。
李政沉吟了一會:“朝堂之上哪?”
“呵呵。。。。。。。。。朝堂之上哪個能逃得了陛下的慧眼!”
“少拍馬屁,你是堅決要阻止朕復辟酷刑?”
“臣不敢,臣只是希望陛下三思,復辟酷刑固然可以警示百官,實則弊大于利!”
“啟稟陛下,御史大夫有奏折呈上來!”
“準!”
福海托著一本奏折走進御書房恭敬的放到龍案之上:“陛下,請過目!”
皇帝拿起奏折翻看了起來,片刻之后皇帝放下奏折背手踱步起來,眉頭緊皺陷入深思之中。
“柳愛卿!”
“臣在!”
“朕問你,大殿的承重柱子年久失修怎么辦?是多撐一段時間為好,還是及時更換新的柱子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