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柳樹的身憑交給了守兵驗看之后,柳明志并未暴露身份便順順當(dāng)當(dāng)?shù)倪M了城中。
他沒有表露身份,不外乎想微服一下,查看一下現(xiàn)在城中的人心如何,對自己去了金國這么多天有沒有什么不利自己的謠言。
這也是柳明志深思熟慮之后的結(jié)果,如今北疆一百五十二州府都是自己的封地,若是封地中的百姓與自己離心離德那可就真的難受了。
路過昔年自己擔(dān)任兩府總督之時的國公府,柳明志下意識的望了一眼,國公府的牌匾已經(jīng)換上了并肩王府,門外的階梯也升高了不少,府門之上的門櫞也增加了一些。
知曉禮制之人一瞧便可看出,眼前的府邸已經(jīng)達到了臣子的頂峰,此生再無晉升的可能。
望了府門外的守兵幾眼,柳明志直接朝著千里風(fēng)光酒樓走去。
那里是潁州城的標(biāo)志,匯集了大量的行人百姓,客商云集,簡直就是探聽事情的不二場所。
酒樓茶肆從古至今都是消息最為靈通的地方。
走進千里風(fēng)光酒樓,柳明志并未朝著高層走去,而是選擇在第一層的一個偏僻角落坐了下來。
“小二,上壺好茶,兩盤點心!”
“得嘞,客官您稍等?!?/p>
不足盞茶功夫,小二哥便將柳大少需要的東西準(zhǔn)備完全。
“客官您慢用,有事盡管招呼小的,小的先退下了。”
“好!”
柳明志倒了一杯茶水細(xì)酌慢飲了起來,靜靜地聽著周圍茶客酒客們的議論聲。
果不其然,不出柳大少所料,一樓的客人里面,十桌子有八桌都在輕聲探討著關(guān)于自己的事情。
“這王爺赴北之后第一天便消失在潁州城,沒有人見過他的蹤跡,依我看傳言十有八九是真的,并肩王他搞不好真的投了金國,否則為何不出來當(dāng)面澄清一下呢?”
“現(xiàn)在二十七府百姓們個個憂心忡忡啊?!?/p>
“若是并肩王他真的投了金國,咱們二十七府可全都要背上亂民的名頭了啊?!?/p>
“陳兄,慎言呢。沒有真憑實據(jù)之前還是不要隨意非議并肩王了,若是被抓到了,不死也得脫層皮?!?/p>
“怕什么,并肩王他時任兩府總督的時候便告訴過兩府的百姓,只要不是無中生有,妄議朝政,任何話在兩府都可以說,甚至當(dāng)著他的面說?!?/p>
“官是好官,怎么就。。。。。。。唉。。。。。。?!?/p>
“我知道并肩王力抗突厥,金國賊匪入關(guān),知道他為朝廷立下了汗馬功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