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書房里出來的時候才將將巳時一刻。
青石板小路兩邊成片的竹子簌簌作響,即使兩邊豎著細石磚攔著,上面也照舊攏在一起,遮天蔽日。
唯有此刻金色的陽光,從枝葉罅隙漏下來,跳躍在其下穿行的人身上。
祝秉青雖然說不必去敬茶,但左丞府畢竟是高門,許革音又是新婦,明面上總不好太過怠慢。
三房沒有長輩,常理來說除了老爺,余兩房也會為三房諸多大事做打算。
大奶奶今晨又著人送仆人過來,總要登門拜謝。
將小盞送回前院,許革音才領(lǐng)了春樹暮云兩個去了先去了東園。
李嬤嬤已是臉熟,這回見到人更不似初回刁難,將人帶進廳里坐著,隔了一會兒又領(lǐng)進了大奶奶寢房外間。
大奶奶坐在榻上,旁邊正有個丫鬟扭著身子給她按頭,膝邊還伏了一個,在捶腿。
見人來了,睜開眼睛,臉上已經(jīng)帶了笑,“侄媳婦,快來跟前坐。
”說罷揮手令身邊兩人退下了,又叫李嬤嬤搬來一張鋪牡丹繡花坐墊的圓凳,只擺在面前兩步之外,距離近到許革音能嗅到她身上的桂花香氣,甚至比外頭飄進來的更馥郁些。
許革音手被她拉著,抬眼看上去,是個頂端莊大方的婦人,此刻微微彎唇笑著,眉眼弧度很是溫柔。
“果真是平江過來的,這眼里都像籠著層水霧呢。
”大奶奶偏著頭,朝李嬤嬤那邊贊了一句。
又嘆口氣,道:“只可惜,叫秉青先瞧見了。
原先……”“大奶奶。
”李嬤嬤那邊突然插了句嘴,“四少爺新送過來的茉莉雪芽,最是香甜的。
”這話斷處十分耐人尋味。
大奶奶接過茶盞,稍微頓了頓,又重新笑起來,“是呢。
侄媳婦也快嘗嘗。
”外間地面上的光斑由斜變正,東拉西扯聊了竟有小半個時辰,大奶奶才面露悵然,“說來許大哥仍在應天府任翰林院修撰的時候,我倒是在家宴中見過一回。
彼時意氣風發(fā),席間說起逆賊衡王,恨不能手刃,絕非會涉貪污的人,此間定然有什么誤會。
”說到此處,許革音面現(xiàn)憂慮,低垂著的視線里手背被拍了拍,“好孩子,別擔心,你大伯和小叔子官職雖低微,到底認識的人多,到時候給你留意著。
旁的不說,總能多些探視的機會。
”這話實在是謙虛了,大爺是副千戶,連祝秉鶴也是個正六品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