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沉的天穹上落下來的雪仿佛無窮無盡,在他身上都積了一層,把朱棣的鼻頭都凍得有些發(fā)紅。
……
話分兩頭。
應天府,紫禁城。
隆冬時節(jié),北平在下雪,應天府也在下雪,只不過雪落得不會那么兇,但南方的潮濕卻會加重這場大雪的冷意,整個紫禁城都是一片銀裝素裹,充斥著肅穆、安靜。
乾清宮之內(nèi)倒是一片暖和。
燒著好幾個炭盆,左右窗戶都開了一小半通風,讓空氣顯得并不那么悶人。
朱允熥從后院的方向回到前院,面上帶著一陣滿意的淡笑:“第一茬長出來的紅薯更壯實些,連帶著這第二茬的苗都長得更快更好?!?/p>
馬三寶替朱允熥撣去身上的積雪,將他身上的大氅取下放在一邊,面上也帶著暖洋洋的笑意:“這后院的只是一小部分呢,御花園里那一片也一樣壯碩,等開春兒了,陛下可能收獲好大一堆呢!”
“今年冬天雖下著雪,奴婢心里卻時時都是暖和的。百姓更是暖和的,有好衣服穿,有好炭火烘,從前誰能想到有如今這日子,瑞雪兆豐年呢,明年的大明,也是越來越有盼頭了?!瘪R三寶道。
這話倒是也說到朱允熥的心坎兒上了。
一時連心情都更好了許多。
雖然知道后面還有一堆接著一堆的事情會等著他,不過這段時間算是他登基以來最輕松的一段時間了,之前緊趕慢趕等著紅薯長大,等著廉價布料生產(chǎn)出來,等著無煙煤弄出來送到大明各大省、府、州、縣。
還要時不時擔心籌謀著,可謂是沒有放松過。
現(xiàn)在這一樁樁一件件,也算是到位了,應天府的動蕩平靜了下來,耳根子都清凈不少。
“對了,宋忠那邊,高鋁礬土的事情辦得怎么樣了?”朱允熥看著馬三寶,隨口問道。
處在這個位置上,只要還沒有完全把大明皇朝給收拾好,他就不會忘記時時要居安而思危。
朱元璋考慮到的事情,他當然也考慮到了。
不過淮西勛貴的威脅,他早在老朱駕崩的那一天就考慮過,所以也一直在著手準備。
現(xiàn)在其他事情暫且塵埃落定。
大煉鋼鐵的事情,當然是要提上日程來了——工業(yè)四大原料之一,為了應對淮西勛貴所需的槍炮改良、武器生產(chǎn),包括后面的蒸汽機,都是不可或缺的。
現(xiàn)在水力紡紗機、飛梭織布機已經(jīng)差不多了,而且也已經(jīng)開始在給大明皇朝科普下去,打預防針,這就是推動工業(yè)革命的第一步。
而想要籌備第二步的工廠、火車、艦船……乃至再往后的大航海時代,蒸汽機都必須先第一個弄出來——而這玩意兒的先決條件,就是鋼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