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堂內(nèi)所有人都齊齊愣住了,報信之人拿著手里的情報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
主要是此間的氣氛,實在顯得有點詭異。
等待了片刻,報信之人只能看向丘福不確定地詢問道:「這……丘千戶?」
丘福緊蹙著眉頭接過這人手里的情報,揮了揮手:「先下去吧,此事還得繼續(xù)盯著,有什麼其他情況隨時來報?!?/p>
他知道,現(xiàn)在這事兒是越來越大了。
待那報信的百戶退了下去,朱棣這才失神喃喃:「大寧丶廣寧丶山西丶河南這種廉價布料的覆蓋范圍,竟然已經(jīng)不止本王的北平府一帶……」語氣之中帶著一種悵然之意。
原本他還想著。
不管對方是誰,目的為何,但在這件事情之中受益的再怎麼說都是北平的百姓,都是他燕王朱棣轄區(qū)之內(nèi)的百姓,就算自己蒙在鼓里,這民心怎麼算都該是歸他來得。
這個冬天一過。
一旦起事,這種民心的加成必然事半功倍。
甚至乎。
他還考慮過丘福講過的那句話——有什麼人看到了天下大勢,想要效忠丶投靠于他的投名狀——縱然覺得可能性小,但這麼大張旗鼓地在他的藩地轄區(qū),搞這種民生活動,而且還是以損一人利百姓丶利他燕王朱棣的方式……
這種猜測似乎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不過現(xiàn)在。
朱棣這顆心算是完全死了。
不單北平有,周邊的省府都有,手筆大得驚人!顯然已經(jīng)絕了有什麼人想要沖著他獻殷勤的可能性。
這也都算了,關(guān)鍵是各個地區(qū)都有,原本以為會落入自己囊中的這份民心也不是他的了,自己之前拿出去做場面的賞賜,五分之一的俸祿,還特麼打水漂了。
這尼瑪找誰說理去?
一想到這些,朱棣就覺得自己心里堵得慌。
「丘千戶,你手里新得的情報拿過來給貧僧看一下。」道衍和尚沉思了許久,似是想到了什麼一般,下眼瞼微顫,目光定定地看著丘福道。
丘福知道道衍和尚一向是最有主意的。
也不敢問,立刻上前幾步,把手里剛剛得到的情報遞給了道衍和尚:「道衍師父請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