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人不知道,可他們卻知道這幾架機子有多可貴!
又如何能不激動?如何能不感激?
很快。
五架紡紗機都被連接上了紡紗的原材料——棉花。
隨著水輪被水流帶動起來,被停下來的紡紗機也同步被帶動著運作了起來。
和《王禎農(nóng)書》上的圖紙一樣。
五架紡紗機,每一架上都裝有三十二個紗錠,隨著空氣中響起「嘎吱嘎吱」的聲音,一共一百六十個紗錠各自運作,同時形成了一百六十條絲線,絲線被纏繞在絲管上,線團漸漸變大起來。
眾人都沒有說話。
但神情之間卻洋溢著抑制不住的興奮和激動。
「好!」
等待了一會兒。
朱允熥嘴角噙起一抹滿意的淡笑,道了一聲好。
隨著他出出聲,機器也被人暫停了下來,王應辛及在場所有匠人紛紛跪地等候指示。
「看來你們的確沒有丟了祖上的手藝?!怪煸薀踪澋?,這不僅代表他真的擁有了由水力發(fā)動的高效率紡紗機……
更代表了,王應辛此前所言非虛,代表了這一批匠人,都擁有高水平的機械制造手藝!
而從長遠發(fā)展的角度來看,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
工業(yè)革命。
革命革命,紡紗丶織布并非結(jié)果,而只是開端。
有這樣一批手藝人在,理解他所知道的后世成果,并將其創(chuàng)造出來的可能性就更大上許多!
「陛下謬贊,此全仰賴陛下的支持與信任!」王應辛立刻謙虛地道,「往后要做的,也請陛下盡管吩咐!我等能有機會將先祖的成果現(xiàn)世,全賴天恩,王氏一族銘感五內(nèi)!」
這話固然有習慣性地吹捧皇帝的成分在。
但其中同樣包含真情實感。
因為他們深知,只要這東西能克服最開始的成本與推廣的阻力,在后世必定會留下他的先祖王禎之名,甚至他王應辛也能混個青史留名!
「既然你們已經(jīng)具備了生產(chǎn)水里紡紗機的能力,那朕就給你們撥一個莊子,往后幾個月的時間里,工業(yè)司除了印刷報紙需要的人手以外,其他人便負責全力制造這種紡紗機,同時開始大規(guī)模紡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