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清晨微涼的、帶著泥土和青草芬芳的空氣洶涌地涌入肺腑,她貪婪地、深深地吸了一口,仿佛要將積壓在胸中所有的濁氣和怨恨都吐出去。
胸口的憋悶似乎散開了一些,但眼底深處那簇名為“恨”的火焰,卻燃燒得更加熾烈、更加瘋狂!
周家加諸于她的囚禁、斷糧、企圖毀她生路的惡毒行徑,她沈青禾刻骨銘心!十倍、百倍!她必要討還!不死不休!
沈青禾不知道的是:
蕭衍,本是首都某核心軍工研究所里前途無量的年輕工程師,家世背景深厚,父輩皆是國之棟梁。
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政治風暴席卷而來,無人能夠幸免。
他的父親,一位在國際學術界都享有盛譽、剛正不阿的老學者,因堅持自己的學術觀點和科學精神,被打成了“反動學術權威”,蕭家這棵大樹瞬間傾覆。
因其身份特殊且敏感,大隊部將他安置在遠離村落聚居點、靠近后山的一片廢棄牛棚里單獨居住。這既是一種政治上的隔離和懲罰。
作為“黑五類”子女,蕭衍亦被剝奪了軍籍,下放到了這個偏遠的、地圖上都難尋的紅星生產大隊進行“勞動改造”。
蕭衍雖住在四面漏風、夏熱冬寒的牛棚,每天還要完成繁重的體力勞動,但骨子里那份屬于軍人特有的沉穩(wěn)干練、還有那份在困境中仍舊保持著的凜然正氣和智慧,卻格外耀眼。
很快贏得了公社武裝部孫部長的賞識和暗中維護。孫部長是個務實的老革命,深知人才難得。
他也明白像蕭衍這樣的人不會一直流放在這里,所以說他有私心也好,說他惜才也行,總之這個孫部長對蕭衍就很不一樣。
每當武裝部需要處理一些棘手的設備維護問題、民兵訓練的技術指導時,孫部長就常會以“勞動改造需要”、“發(fā)揮特長”為名,向上級打報告,“借調”蕭衍這個“下放人員”。
久而久之,蕭衍在武裝部乃至公社領導層中,憑借其無可替代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效率,擁有了一種雖不顯山露水、卻極具分量的“技術權威”和隱性話語權。
手中那份蓋著武裝部紅章的“緊急軍需任務通知”,以及那身雖無軍銜卻代表著武裝部意志和力量的舊軍裝,便是他此刻能夠震懾周家、強行破局的力量來源。
蕭衍從開始的死板、不通情理,也漸漸學會了圓滑處事。
其實這次,張寡婦找上他的時候,他完全可以不管的,可是奇怪的是,在沈青禾身上總能看到從小把他帶大的大姐的身影。
蕭衍的大姐,就是像沈青禾這樣的性格,只可惜在家族的這次變故中,被迫害致死。
大姐的死成了蕭衍,甚至整個蕭家永遠的痛。
所以每當蕭衍看到沈青禾遇到困難的時候,他總是不自覺的帶入大姐的樣子,不自覺的想去幫沈青禾。
現在的蕭衍雖然還是一身正氣,但是對于在當下這個環(huán)境下的生存之道很是游刃有余,現在的他更懂得如何在規(guī)則的縫隙中,精準而有效地運用自己的力量,保護他認為該保護的人。
他的目光落在前方塵土飛揚的土路上,心思卻翻涌不息。
那份深埋心底、刻骨銘心的痛與無力感,驅使著他。
他不能改變過去,但至少,在這個同樣倔強、同樣被命運踩進泥濘的女人身上,他可以用自己剛剛學會的、在規(guī)則縫隙間周旋的力量,為她劈開一條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