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趙家那口子我見過。一身的狐臭,怕是香水都遮不住那味兒?!?/p>
“哈哈哈,麗英你嘴巴太損了,當心被他媳婦兒知道?!?/p>
“對對,那女人是農(nóng)村來的,搞不好會到縣委大院來罵街?!?/p>
“要我說啊,那個香港女人的鞋才好看,那筒子比雨靴還高,穿起來就襯得小腿好細。走起路來。靴子踩著地面咯噔咯噔地響,聽聲音就是神氣得很?!?/p>
“那件衣服才好看,我估計北京的百貨公司才有賣,省城肯定都沒有。”
“……”
就在那些女同志聊著閑話的時候,康劍飛已經(jīng)坐在了縣委大樓的會議室里。
在康劍飛慷慨激昂地再次說出他的宏偉計劃時。書記和縣長都沒有被他描繪的宏圖遠景給打動。
一來他們根本就不信少林寺那幾棟破房子有什么價值,現(xiàn)在中國大部分人才剛剛能吃飽飯,個別地區(qū)連吃飯問題都沒解決,又有多少人會錢多了沒處花跑來少林寺旅游?
二來嘛,康劍飛的計劃一說就是十年、二十年,那個時候他們早就不知調(diào)到哪里去了,少林寺發(fā)展成什么樣子關(guān)他們屁事。
鄭書記和吳縣長最關(guān)心的是,康劍飛能出多少錢來承包。這些錢縣委和縣政府可以瓜分掉,用來救急捉襟見肘的縣財政,說不得還可以省下點錢發(fā)展縣里的農(nóng)業(yè)。
叫秘書取來少室山的地圖,鄭書記問道:“康先生,你準備承包多少畝地?”
康劍飛手指在地圖上一劃,說道:“整個少林寺,還有少林寺西面的塔林,還有少林寺現(xiàn)在的和尚們種的二十多畝地,還有這邊的空地我全要。”
鄭書記的秘書提筆算了算,說道:“大概150畝地?!?/p>
接下來便是承包費問題了,康劍飛說道:“鄭書記、吳縣長,我這里有三個方案。第一,是我出錢,你們出人出力,我們來共同開發(fā)少林寺,組建一家合資公司……”
鄭書記和吳縣長對視一眼,沒等康劍飛說完便搖頭道:“現(xiàn)在縣里的重點是發(fā)展農(nóng)業(yè),讓廣大的人民群眾吃飽穿暖,建合資公司的事情就算了吧。”
如今大陸的許多官員都在觀火候,他們是被那一場運動搞怕了,生怕哪天風向再變。特別是內(nèi)陸地區(qū)的官員,都是寧可少做或不做,也千萬不能做錯,與外商建合資公司那更是風險極大的勾當,根本不會被他們所考慮。
不過恐怕幾年之后,鄭書記和吳縣長這兩位估計就會腸子都悔青。
因為《少林寺》的影響力太大了,不光是在香港和大陸,就連印尼、菲律賓、新加坡這些國家都反響強烈。在原本的時空里,登封縣政府在《少林寺》放映后半年不到,便從緊張的財政里摳出錢來翻修少林寺,第二年登封更是被從雒陽劃歸省城管轄。
估計再過年,等少林寺發(fā)展前景明朗之后,就會有人來找上康劍飛,勸他把吃進去的肉給吐出來。至于吐多少,就得雙方慢慢協(xié)商了,到時中英談判剛剛結(jié)束,想必沒人敢撕毀康劍飛手里的承包合同。否則康劍飛受了委屈在香港一鬧。那國際影響就太壞了,會給香港以及其他地區(qū)的外商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那些敢亂來的官員全得下課走人。
康劍飛繼續(xù)說道:“第二個方案嘛,就是我出錢租下這些土地和寺廟,承包費每年付一次。以當年盈余的30來算承包費,這些錢直接付給縣財政。如果當年沒有盈利的話,按每年5000塊錢的承包費來算?!?/p>
每年5000塊錢承包150畝地,相當于每畝每年的承包金是30多塊。這算是非常高的價格,因為康劍飛承包的是破廟和山地,每畝給個5塊錢都算大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