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是暫時的。等康劍飛的將軍澳影視城建成之后。鳳凰電視臺連同東方夢工廠都要搬過去。甚至連風行唱片公司都打算往那邊搬。
康劍飛下決心拆分電視臺制作部門,除了制播分離減小鳳凰臺開支、增強電視節(jié)目競爭力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消弱黃夕照對鳳凰臺的影響力。
澳洲股東在電視臺遭受黃夕照一系人馬的集體抵抗,可是給康劍飛敲響了警鐘,他可不愿哪天自己被臺里的員工集體抵抗,又或者是一大票人馬跟著黃夕照被挖走。
黃夕照在鳳凰臺的影響力太大了,大到康劍飛不得不忌憚的地步。就算是黃夕照沒有反心??祫︼w作為老板,也不能給黃夕照生出反心的資格和實力。
所以在買下電視臺之后,康劍飛做的國明卻沒變。在邵氏決定拍科幻片后,章國明就拿著錢請來編劇寫劇本。因為電影的元素和賣點都由邵氏和導演提出,所以寫出來的劇本區(qū)別不大,仍舊是一部掛著科幻皮的都市吵鬧喜劇片。
那些買票看《星際鈍胎》的觀眾,猶如去鴨店找樂子的基友,門一推開卻看到床上躺著個四五十歲的大媽,心都被傷透了。
金鏞雖然跟邵一夫關(guān)系不錯,但這一期的《明報》卻非常無情地評價道:“《星際鈍胎》是香港電影史上最爛的‘大片’,沒有之一。”
據(jù)邵氏宣稱,《星際鈍胎》的制作費是800萬港幣,但看完電影的觀眾都懷疑這部片子的成本有沒有80萬。
由于有邵氏院線的全線上映,外加上鋪天蓋地的宣傳,《星際鈍胎》第一天就斬獲52萬票房,算是取得了一個開門紅。不過到了第二天嘛,由于口碑實在太惡劣,只堪堪賣出8萬票房,平均上座率不到兩成。
(所有資料上《星際鈍胎》的票房都是600萬,但它只上映了2天這一點卻是騙不了人的。要是2天能賣出600萬的票房,那繼續(xù)放映下去,絕對會是當年的票房冠軍)
《星際鈍胎》撲街撲到外太空后,邵氏院線又緊急上映狄龍、爾冬升主演的《少林傳人》?!渡倭謧魅恕芬膊辉趺唇o力,只上映5天就撐不住落畫。
邵大亨寄希望于《星際鈍胎》能夠扭轉(zhuǎn)乾坤,但這部科幻大片卻更加凸顯出邵氏的日薄西山。但他接下來的手筆卻讓香港電影圈為之一振,沒有好片放映的邵氏院線,居然開始放映好萊塢電影,而且是北美去年的票房冠軍《et》。
以前在香港一直都是江家的安樂院線放映西片,安樂院線旗下只有四家影院,這次搶片根本搶不贏有十多家戲院的邵氏院線,痛失《et》這一吸金猛片。
明眼的業(yè)內(nèi)人士卻已經(jīng)看出邵大亨的想法,以前邵氏院線公司和邵氏電影公司互相拖后腿,邵一夫丟哪邊都下不了手。這一次卻是要借上映好萊塢片,來彌補邵氏院線優(yōu)質(zhì)片源的不足,說不定接下來還要對邵氏電影公司進行改革。
如果邵大亨的計劃成功的話,邵氏影業(yè)和邵氏院線說不定都能起死回生。
金公主院線上映的那部新藝城喜劇片也沒撐多久,只放映了一個星期就匆匆落畫,票房只有300多萬。不過接下來上映的《佳人有約》,卻讓康劍飛搖頭嘆息,因為這部電影的制片方是陳勛旗的永佳影業(yè)公司。
《佳人有約》上映之后好評如潮,扛住《et》和徐可《決城》的競爭,一舉拿下900多萬的票房。
至于徐可的《決城》,觀眾對此片的評價走了兩個極端,喜歡的認為這是一部經(jīng)典,不喜歡的卻因無法習慣徐可的快節(jié)奏而斥之為爛片。《決城》也只在新時代院線上映的10天,香港累積票房783萬,比陳勛旗的《佳人有約》少了許多。
徐可在影片落畫之后,自己都覺得沒臉見人,主動放棄了導演和編劇酬勞,只要了10的制片方分成用以維持電影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