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的主要內(nèi)容,就是康劍飛以個人的名義建立“康劍飛新星導基金會”。這個基金會以扶持華人新導演為目的,不僅僅是香港,全球范圍內(nèi)的華人導演都可以申請基金扶助。只要電影計劃和劇本得到肯定,就能獲得基金會的資金和技術扶持,唯一的要求是電影版權歸東方夢工廠所有。
香港導演協(xié)會亦是基金會的合作方之一,每年每個協(xié)會委員都有一個推薦名額。當然最后能否通過審核,這得基金會審核小組說了算。不是說什么電影都能獲得基金會扶持,那些什么跟風爛片有多遠滾多遠。
康劍飛知道,這個基金多半是要賠錢的,但只要扶持的100個新導演中,有1個能夠成長為大導演,那也是值得的。
3月10日,《大富之家》終于落畫,票房3736萬。
3月16日,《醉拳2》也下片了,比《大富之家》多放映一周,票房4097萬。
3月22日,《功夫》結束放映,票房5384萬,成為94年賀歲檔票房冠軍。
香港人口在去年已經(jīng)突破600萬,電影票價又在逐年上漲。《功夫》的票房雖然很高,但康劍飛加上周星池的的名氣,這點票房還是不夠的,這從側面說明香港電影市場確實在萎縮。
不過各路人馬對《功夫》的評價,卻出奇一致的高,出了風格和特效的創(chuàng)新外,還有懷舊的因素在里面。
影片中男主角用的如來神掌,那是從粵語殘片時代就有的玩意兒,彈琴的瞎子和打無線拳的趙志凌,都是60、70年代耳熟能詳?shù)墓Ψ蜓輪T,光這些就能勾起不少人的古舊回憶。
有人說,康劍飛的《功夫》是一次成功的創(chuàng)新;也有人說,《功夫》是對傳統(tǒng)功夫片的祭奠。但不論如何,上了年紀的觀眾喜歡它,年輕的觀眾也追捧它,良好的口碑和超高的票房總算給了大伙兒一些信心。
《天天日報》上有人幫康劍飛吹比:“如今的香港電影人當中,現(xiàn)象級的總共有四人。雙周一成都是以演員而聞名,他們獨樹一幟的演員風格讓觀眾印象深刻。而康劍飛,則是其中唯一的導演。從康劍飛游海到香港,今年正是第15個年頭。在亞洲,他的名字就是賣座的代名詞,即便是歐美,他仍舊有大量的粉絲。只憑導演的名字,影片就能在北美院線大規(guī)模上映的,亞洲導演中也只有康劍飛一人,就連黑澤明也沒有這個待遇。如果說誰能在港片不景氣的時候力挽狂瀾,我想這個人非康劍飛莫屬?!?/p>
……
農(nóng)歷春節(jié)之后,臺灣八大片商又開始投資港片,陸續(xù)有幾部港臺合資電影開機,這對悲劇的香港電影人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
當然,也有人對港片的前景很悲觀,比如永高影業(yè)的老板羅杰承。
也許是康劍飛帶來的蝴蝶效應太厲害,這位羅老板剛過完元宵節(jié),就宣布永高電影公司停產(chǎn),并且解散了永高院線,比原時空整整提前了一年。
康劍飛的東方夢工廠還保持著一定的產(chǎn)品量,今年計劃拍12部電影。一些小成本片子多半會撲街,但好在東方娛樂發(fā)行公司還帶著錄像帶制作和發(fā)行業(yè)務,票房不足可以靠其他方式賺回來。
香港現(xiàn)在每年產(chǎn)片量有300部之多,但能夠在電影院上映的卻不足200部,有大量的低成本片直接走錄像帶渠道,甚至有專門拍錄像帶片的公司,這些小電影公司同樣能賺錢。
雖說不至于虧本,但康劍飛拿到去年夢工廠的財報時,那些數(shù)字還是讓他很郁悶。在電影票房這一塊,香港本埠票房收入下跌了整整三分之一;至于海外票房不提也罷,《侏羅紀公園》的全球票房太過厲害,1993年夢工廠的海外票房不具備參考價值。
與慘淡的香港票房市場剛好相反,香港的股市和樓市仍在飆升,恒生指數(shù)已然突破1萬2千點。這個數(shù)字高得有些離譜,康劍飛的那支基金已經(jīng)在撤了,而更多平時不炒股的香港市民,則被鋪天蓋地的股市大牛的消息給吸引到股市里面。
為了警醒失去理智的市民,鳳凰臺決定重播《大時代》……
一年一度的香港金像獎頒獎禮即將舉辦,不過康劍飛既不關注金像獎,也不關注baozha的港股,他打算再度啟程去內(nèi)地一趟,把在內(nèi)地興建影視城的事情給搞定,順便再去京城看看莉智和鞏莉等女。
去年秋天,藍潔瑛和葉子媚,分別為康劍飛生下一子一女,而趙雅之再過幾個月也要再度生產(chǎn)了。
讓康劍飛沒想到的是,去年他在京城才呆個把星期,莉智、傅藝瑋、何情和陶蕙敏全被他搞大了肚子,住果郡王府的女人只有鞏莉得意幸免。
這播種機的實力越發(fā)強大了!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