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身上的外傷都處理得很好,恢復(fù)也不錯。
”老大夫笑瞇瞇地看了看月芽,表示對她包扎傷口的手法十分贊許。
“這膝蓋還有點水腫,不過敷幾貼膏藥也能好全,只是這小腿骨嘛,確實還得注意……”他仔細(xì)地摸了摸蕭巳左腿骨骼的走向,最終下了定論:“骨裂了,不過移位并不明顯,覺得疼是正常的,夾板上段時間就好,期間盡量不要下地走路,也不要勞作,修養(yǎng)一個半月左右就能好了。
”月芽十分關(guān)切道:“不能走路的話可要如何自理?”她倒是不介意幫忙,可關(guān)鍵是這男人有時不高興了,連碰都不許人碰。
老大夫捋了捋胡須:“我這有拐杖一副,輪椅一把,你看需要什么?不過要說對傷勢恢復(fù)最好,自然是用輪椅啊,只是拐杖僅需六十文一副,輪椅卻要二兩銀子喲!”“你們小夫妻可以自行商量,量力購買呀!”月芽眼都不帶眨一下的,“要輪椅。
”蕭巳面上淡淡的,沒什么表情,也不看月芽,只對老大夫禮貌和氣:“多謝前輩,我只需要一副拐杖便好,還得勞煩您再替我看看腦后的撞傷,不知我的記憶幾時能夠恢復(fù)?”老大夫的眼睛在這對似乎鬧了別扭的年輕小夫妻身上來回轉(zhuǎn),道:“年輕人客氣了,老夫這就替你瞧瞧。
”月芽見這男人不知為何又發(fā)脾氣不理人,氣得“噔噔噔”地跑了出去。
什么人嘛,對別人就客客氣氣的,對她總是一張冷臉,不就是仗著她離不開他,所以才蹬鼻子上臉。
月芽氣呼呼地跑進(jìn)廚房做飯,狠心決定等下熬了甜湯不給他吃,讓他看了饞去。
“年輕人,小夫妻之間吵架是很正常的,可也要及時解釋清楚,不然誤會嫌隙深了,感情也就不能恢復(fù)如初啰。
”老大夫一副過來人的表情,一邊給蕭巳看后腦,一邊給他往月芽跑出去的方向使眼色。
蕭巳垂下眼簾,“前輩誤會了,我與她并非夫妻。
”“倒是老夫看走眼了。
”老大夫笑了笑,臉上卻未見尷尬之色。
“你這腦后有一腫塊,想必是曾遭受重物撞擊,導(dǎo)致淤血積聚,壓迫神經(jīng),才會昏迷失憶,幸而并未傷及要害,所以沒有危及性命。
”老大夫執(zhí)筆寫下一副藥方,叮囑道:“我替你配一副化瘀散結(jié)的方子,你每日一次按時服用,淤血便可消散,只是若想恢復(fù)記憶……”老大夫欲言又止,蕭巳卻道直言無妨,他觀此青年雖坐于鄉(xiāng)野之間,頭頂不過茅檐草舍,但渾身氣質(zhì)斐然,內(nèi)斂而沉靜,遇事處變不驚,絕非凡子。
這才不再猶豫,如實相告,不過答案令蕭巳心底一寒。
“想要恢復(fù)記憶需得靜待天意,人的腦部構(gòu)造復(fù)雜,肉眼實難觀測其中情況,老夫淺薄,并非華佗再世,有能麻醉開顱之神術(shù),我只能說,或許你這腦中淤血散盡便能恢復(fù)記憶,或許再受到某種刺激就能一下子想起來,又或許,你這一生都無法再憶起前塵往事。
”蕭巳放于膝上的雙手悄然握緊,又緩緩松開。
“有勞前輩。
”情緒正有些低迷,外頭傳來一把熱情明亮的小嗓音:“老大夫何不在此用過晚飯再走,多謝您奔走一趟。
”“怎好意思?”勤勞的小廚娘將桌椅支開,端上來幾盤經(jīng)典農(nóng)家小菜,并一只燉盅,啟開蓋時,滿室盈香。
百合的清氣與蜜糖的甜美交融,銀耳剪得很碎,燉出濃稠膠質(zhì),正是一盅賣相極佳的百合銀耳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