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圣殿內(nèi),沉香白霧緲緲,一紫衣老道正雙手奉上新制的丸藥,元戎才掀開裝丸藥的瓷盒,便見親隨宦官壽廬弓著身子走近,稟報道:“陛下,別院侍衛(wèi)快馬來報,七殿下白衣脫冠,自縛雙臂,正往宮里來,說是來請罪。
”“傳朕的話,說若是為了他未經(jīng)允許擅出別院請郎中一事,就不必來了,”元戎頭也沒抬,“朕恕他無罪。
”壽廬又稟:“可七殿下未乘車轎,且不是一個人來的。
”元戎這才抬眼,示意壽廬接著說。
“七殿下自縛雙臂步行入宮,身后跟著一個侍衛(wèi),舉著一面白旗幡,上書……”壽廬不敢說了。
元戎皺起眉頭擱下瓷盒:“繼續(xù)說。
”“上書……‘兒子未得傳召擅出別院,請父皇重罰’,”壽廬抹了把額角的冷汗,“七殿下走的是人最多的寶和街,一路上,百姓已是議論紛紛。
”小宦官才擺到案上的一盞茶被明黃衣袖一把掃落,天青茶盞摔得粉碎,元戎大怒:“這個逆子!”下頭除去那老道,跪了一地的人,壽廬也跪著回話:“另有一事,殿下出院請罪之前,別院突然傳出殿下已身中奇毒的消息,小廝們正在城中各醫(yī)館重金尋藥。
”元戎氣得手抖,連聲喝道:“混賬!叫他滾!”“不可啊陛下,”壽廬重重叩首,“陛下多年布局,才讓那些人信了陛下叫七殿下別院另住無詔不得出是為了護他周全,若此番謠言傳開,十個百個都好殺,但一城百姓,悠悠眾口……”“罷了,朕……”元戎才開口,外頭便匆匆跑進來個小宦官,打斷了他的話。
“稟陛下,七殿下在昌懷門外跪下了,正高聲請罪!”壽廬伏在地上低聲道:“怎么偏偏是昌懷門,那兒可是最人多口雜的所在。
”元戎按了按額角,站起身,長嘆一聲:“罷了,壽廬,跟朕去昌懷門。
”*元珵直到酉時末才回別院,柳荷提著燈籠在門口迎他。
元珵神采奕奕地下了轎輦,自個兒接過燈籠:“柳姨,娘子可好?”“好,”柳荷跟著元珵往內(nèi)院走,“今兒不是臘八嗎?咱們白日里宰了那么多雞鴨,都入了菜,皇子妃說殿下約摸該回了,正等著你用晚膳。
”“這都酉時末了,娘子還沒用膳?”元珵聞言加快腳步:“那咱們快些走,別餓著娘子。
”柳荷笑道:“你們小兩口愛拌嘴歸愛拌嘴,到底還是互相惦記呢。
”元珵偏頭問:“這話怎么說?”柳荷答:“小廝們在城中各個醫(yī)館跑了小半日,收攏了好些珍貴的滋補藥材,皇子妃細細地寫了好幾張方子,連那些雞鴨燉了幾鍋湯,說要給殿下補身子。
”本已至內(nèi)院堂前,聽聞此言,元珵驀地住了腳步,把手中燈籠往柳荷手里一塞,轉(zhuǎn)身便要走:“柳姨,你去回娘子,說我今日身上不大爽利,就不陪她用晚膳了。
”才轉(zhuǎn)身,便聽著身后孟冬辭略帶笑意的聲音:“殿下大勝而歸,怎么不等我道聲喜就走?”元珵頓住腳,很是艱難地轉(zhuǎn)身,往站在階上的孟冬辭身前挪了兩步,可憐巴巴地往下一跪:“娘子,我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