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一出口,元戎便嗤笑一聲:“朕本以為大煜久負盛名的女相是個聰明人,卻不想也會扯出如此不著邊際的謊來,昨夜別院內(nèi)侍衛(wèi)聽得分明,大煜上一任左相林和瑜,可是你祖父?”孟冬辭點頭:“名義上是。
”元戎不為所動:“林和瑜的兒媳姓孟,她與林和瑜的兒子,只有一個女兒。
”“冬辭確實隨夫人姓孟,說起來,民女也算是孟夫人的女兒,但卻非孟夫人親生,”孟冬辭掩在衣袖下的右手緊握成拳,指甲硌得掌心生疼,但面上未露異樣,“民女只是夫人收養(yǎng)的義女,那時正逢冬去春來,故得夫人取名融霜,與冬辭一同長大,情同姐妹,但畢竟親疏有別,民女未能有幸隨夫人姓孟,而是隨祖父姓林。
”元戎面上已露慍色:“一派胡言。
”“若陛下不信,可著人往大煜查證。
”孟冬辭依舊一派恭敬,偏頭掃了元珵一眼才又接著說:“六年前,殿下得冬辭相救,曾在府中借宿,民女有幸得見,一見傾心,殿下求娶婚書送至府中后,冬辭一度猶疑,是民女再三相勸,得陛下賜婚后,冬辭諸事纏身遲遲未能成行,民女因此生了二心,趁冬辭陪陛下至皇覺寺祈福期間,偷拿了婚書并圣旨出府前往新崖,與殿下成婚。
”元戎轉(zhuǎn)而看向元珵:“婚姻嫁娶非兒戲,此女既是替嫁,也該受罰,可要父皇替你做主?”元珵嘆氣:“回父皇,正因如此兒子昨夜才想要退婚,以至與新婦起了爭執(zhí),但她待我一片癡心,能得佳人真心不易,當萬分珍重,吵鬧歸吵鬧,說到底不該動利器,此事終究是兒子的過錯,若要罰,也該是兒子受罰才是。
”調(diào)子起得如此高,孟冬辭少不得要應和一番,故而‘楚楚可憐’地扯住了元珵的衣袖:“殿下一片憐愛之心,民女愿同殿下一起受罰。
”整個大殿一時人人屏息,只能聽見水鐘泄水的聲響。
半晌,元戎竟笑起來:“我兒言重了,既是誤會一場,快別拘著了,你身上還有傷,來人,賜座。
”“坐就不坐了,”元珵擺手,“還有一事要請父皇準允,往日兒子獨個兒住在別院倒還好,如今府內(nèi)有了女眷,那些您派去保護我的侍衛(wèi),再進內(nèi)院恐不大方便。
”“我兒說的有理,”元戎點頭,“只是京城不太平,你又不習武,沒人護著你朕怎么放心,如此,便叫那些侍衛(wèi)守住四道門罷。
”“多謝父皇,那兒子告退了,”元珵禮都懶得見,只極為敷衍地拱了拱手,“新婚燕爾,兒子且忙呢。
”“忙去罷,”在場的人都看得出元珵的態(tài)度不大好,但元戎并沒往心里去似的,核桃殼一般的面皮上仍堆著笑,“但我兒大婚,朕該賞你些什么才是,也罷,你們先回去,賀禮稍后會送去別院。
”孟冬辭本欲假意見禮,卻被元珵扯住手腕,頭也沒回地領出了大殿。
沒了‘刺客’的名頭,出宮這一路,‘護送’的侍衛(wèi)減員大半,孟冬辭終于能將洪遼皇宮看個分明了。
其實來時孟冬辭便留意到一些,那時心里已然覺得奇怪。
大煜與洪遼分南北而治,洪遼雖以武立國,但地處北方,冬日極長,土地貧瘠種植受限,一貫缺糧少食,就連勛貴官員們,年年都要高價跟大煜買糧,據(jù)說舉國上下都窮的叮當響。
但這皇宮,實在建的氣勢恢宏。
不說別處,僅元戎所在的輿圣殿,便與元珵所居別院不同,未用一金一銀,多是木石本色,遠看似是榫卯拼接而成,近看才知,大多是整塊石料雕成的,飛龍祥云,仙翁九皋,雕花之繁復,就算上百能工巧匠日夜不休,也非一朝一夕所能及。
于是她假作不經(jīng)意問元珵:“少時在書上看過,說洪遼人篤信天神,崇尚萬物有靈,這宮殿……”“方才殿上那位,”元珵大抵聽出她的疑問,氣呼呼地回道,“有錢燒的。
”這回答實在敷衍,孟冬辭當元珵防備她,便沒再問,眼瞅著到宮門口了,便略使了些力氣,掙開了元珵的手,和他扯開一步的距離。
宮門一到,那些侍衛(wèi)便自行散去,隨他們一同來的下人掀起簾子,攙著他二人上了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