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皇帝
于照安擺了陳觀復一道,說是三天,其實只過了一天,兩位宰輔突然宣布舉行投票。以投票的方式?jīng)Q定誰當皇帝。
忠王殿下昏迷不醒,自然被排除在候選人名單之外。
此舉招來了大量中底層官員的謾罵,詛咒。稱李良程和于照安狼狽為奸,被人收買,控制政事堂,堵塞言路。說不定忠王殿下中毒昏迷,就跟這倆人脫不了關系。
眾官員擁護趙明橋出面,帶頭揭穿李于二人的陰謀。只要姓趙的肯替忠王殿下出頭,事成之后,大家一起舉薦他進入政事堂。
趙明橋罕見的沒有表態(tài),沒有跳出來,他手底下的那幫青年官員也沒動靜,這事反常?。?/p>
他如此作態(tài),瞬間激起了其他官員的怒火,大量的謾罵沖他而去。罵他沽名釣譽,兩面三刀,投機取巧,純純的就一政治投機家,根本不是君子,更不配稱之為儒生,丟讀書人的臉。
為何這幫中低層官員如此憤怒,堪稱破防,蓋因為他們沒有趙明橋的組織力跟煽動力,他們就是一群散沙,急需一個有能力有威望的人將他們組織起來,跟政事堂戰(zhàn)斗。有計劃有目標有行動綱領的戰(zhàn)斗。
這個人選在中層官員里,非趙明橋莫屬。他戰(zhàn)斗力彪悍,組織能力強大,戰(zhàn)斗有理有節(jié),全程掌控節(jié)奏,控制場面。
平時高調(diào)的趙明橋,偏偏在這個時候熄火了,眾官員怎能不怒,怎能不罵。
比起于李二人,他們更恨“背叛”隊伍的趙明橋。
為忠王殿下出頭的事暫且放在一邊,先將姓趙的除了。
這幫人做事就是如此虎頭蛇尾,隨心所欲,隨時改變目標,完全缺乏戰(zhàn)斗的基本要素:主次分明。
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是干不成事的。
“一群烏合之眾!”
趙明橋忒嫌棄的罵了一句。
他有自己的堅持,他不出頭,因為他贊同李良程的做法,皇位不能繼續(xù)空懸,朝廷不能繼續(xù)停擺。
需要盡快理順一切,讓天下人看到朝廷做事的決心信心和掌控局面的能力。給某些蠢蠢欲動的人提個醒,在一個運轉(zhuǎn)有序,指揮若定的朝廷政事堂面前,毫無勝算。
政事堂可以調(diào)度全天下的物資人力去戰(zhàn)斗,某些野心家們,就問你們怕不怕。
至于忠王殿下,只能說時也命也。賭性太重,可不是一件好事。
李良程和于照安的意思,擺明了不愿意在這個時候節(jié)外生枝,不去調(diào)查忠王殿下中毒一事,就是為了穩(wěn)定局面,盡快結(jié)束眼下亂糟糟的情況。
京城必須穩(wěn)住。
京城穩(wěn)了,天下才能穩(wě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