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求月票,求推薦票……
—————————————————————
王勃到底沒在鐘嘉慧的屋頭吃晚飯,在離吃晚飯還要一個半小時的時候,他找了個借口,閃了。
但真實的原因,卻是因為他怕了,怕自己越陷越深,也怕讓對方越陷越深,到最后控制不住,毀了人家。既然明知道兩人沒有未來,也無法給予對方任何愛情的承諾,那為什么還要開始呢?曾萍,田芯,姜梅,董貞,這幾個陰差陽錯,國情不同,倒也罷了;但是鐘嘉慧,對方有美好的前程,有純粹地道的人生,自己何必要去糟蹋對方,損毀對方呢?
我并非一個十惡不赦的人吶!既然喜歡人家,既然自己不能給對方一個堅實的臂膀,一個終身的依靠,那就放手,讓能夠給予的去給予吧。
懷著一種自我拷問和對對方“無私”的愛護,感到氣氛曖昧,苗頭不對的王勃終是十分艱難的懸崖勒馬,閃人走了。
——————————————————————————
新學期開學后,王勃又一次回到了正常的學習軌道,開始了朝八晚九(早上八點上課,晚上九點下晚自習)的生活。這種固定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讓在寒假中變得“我行我素”的他在開始的一周相當?shù)牟贿m應,但一周之后,倒也慢慢的習慣起來,讓王勃不僅感慨習慣的強大,忽然就想到了《肖申克的救贖》里面有名的一句臺詞:
監(jiān)獄里的高墻實在是很有趣。剛?cè)氇z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墻;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是體制化。
學校當然不是監(jiān)獄,但是對學無可學,僅僅是上輩子學過,這輩子又自學過的知識一個勁的重復循環(huán)的他而言,某種意義上而言,也跟監(jiān)獄沒什么兩樣。
于是,王勃繼續(xù)發(fā)揚他上學期“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作風,雖然一天有十個小時都呆在校園,但至少有五個小時的時間都獻給了他正在著手的小說。跟聽各科老師沒什么新意的陳詞濫調(diào)相比,還是進行從無到有的創(chuàng)作來得有趣,比較有成就感,不會讓他感覺自己是在浪費生命。
就這樣,在王勃緊趕慢趕,開學后的半個月之后,《流浪地球》,這部劉遲新最重要的,也是讓他首獲中國銀河獎特等獎的中篇小說被王勃改寫完畢。原作只有兩萬三千多字,被王勃改寫一通后拉長到了三萬五千多字,從前到后,整整用了他一個多月的時間,完全是精益求精,精雕細琢了。
寫完后的王勃,校對兩遍,勘誤了兩三處,然后就通過eail直接發(fā)給了《科幻世界》的姚陸軍。按照雙方之間簽訂的協(xié)議,《流浪地球》將在《科幻世界》的三月刊和四月刊分兩期進行連載。
除了把稿子交給姚陸軍,自然,打印一份出來,讓丈母娘程文瑾先睹為快那也是免不了的。程文瑾對他的新作早就望穿秋水,期盼已久。
《流浪地球》寫完后,王勃打算休息一段時間,歇歇腦,再進行曠世大作《三體》三部曲之首部曲《地球往事》的改寫,讓自己一舉登上“華夏科幻第一人”的寶座!
算盤打得不錯,可惜天不遂人愿,就在這段時間,采訪他的人,莫名其妙的開始多了起來,省內(nèi)的,省外的,全國各地的記者,到處都有,紛紛都想采訪他這個猶如火箭班崛起的,在文化界和教育界炙手可熱的名人,以三篇雜文力奪“新概念作文大賽”特等獎的華夏文壇的超新星。
除了要采訪他的一路又一路的記者,還有不少出版社,雜志社的人,向他邀文,開的條件好得讓人不可思議。
這些一波波記者,以及主動來找的出版社和雜志社,讓王勃意識到他現(xiàn)在在華夏的某些圈子,大概真的是一號人物了。于是,在勉強應付了一兩波求采訪,求合作的記者和出版單位之后,有些煩不勝煩的他就把這些對外事務(wù)一律拋給了自己的丈母娘程文瑾,讓程文瑾幫自己代為應酬,或者擋駕。
而面對王勃的厚臉皮,一次又一次的求幫忙,程文瑾也是無奈,有心想拒絕,可一見他“可憐兮兮”的模樣,又有些不忍。好在圖書館完全是清水衙門,她一天大部分時間都閑著在。而自從去年在自己身上發(fā)生了迷jian未遂的事件后,對于自己的這份雖然談不上多喜歡,多有激情,但也不至于討厭,大體上還過得去的工作,一夜之間,就變得了無興趣,甚至隱隱的讓她感到了一種厭惡。所以,面對王勃一次又一次的懇求,程文瑾在感嘆自己“攤上事兒了”之際,也有一種眼不見,心不煩,遠離館內(nèi)的某個chusheng,垃圾的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