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著物理老師這一張熟悉又陌生的臉。
上輩子我并沒有收到過這樣的邀約,哪怕是數學競賽的機會也是自己主動爭取的,大部分的學生參加一項競賽就已經很耗費精力了。
在選擇數競之后,哪怕我物理化學成績都不錯,也沒有老師向我提出過這樣的建議。
“抱歉老師,我已經打算走數競了。”上輩子我選擇的就是數競,而且專業(yè)也是和數學相關的,哪怕后來轉學了土木選修了物理,但在專業(yè)知識上面和數學還是無法比的。
果不其然,物理老師聽我這么說便也不強求了:“這樣啊……數學,也行,那你好好學?!?/p>
“一心一意的也挺好的?!闭f到這里物理老師的余光瞥向了第一排坐著的楚瑯。
“全都學多累啊,把一科學到第一就夠了?!?/p>
我愣了愣,意識到物理老師說的是楚瑯,上輩子在集訓營里面老師也這樣說過他,不過沒有指名道姓。
老師不喜歡叁心二意的學生,都希望楚瑯能夠好好學好自己這一科放下別的科目,但校長可喜歡死了楚瑯這樣的孩子。
他總能夠拿到比一般的優(yōu)等生要多得多得多的獎項,他做什么都能夠做好,可不就是大眾刻板印象中的天才少年嗎?
也正因為這樣,哪怕過去了這么多年,我重新面對著少年時期的楚瑯時,還是會感到嫉妒和不甘。
——
由于數學競賽對于數學老師的要求很高,往往一百名高校數學老師里面都挑不出五名來帶競賽,哪怕實驗一中作為全國前幾名的頂級高校,有能力也有經驗帶數競班的老師也不過就叁名左右。
一中的班級較多,一共二十八個班級,理科班有十八個班,文科班十個班,每個班級的課程安排差距較大,對沖也多。
為了能夠把數競生更好的聚集在一起統(tǒng)一培訓,在調課表上學校就花了不少心思。
當然這也就導致了班上的學生學習進度并不統(tǒng)一的情況。
班上有已經在聯(lián)賽上拿了獎,像楚瑯一樣穩(wěn)進省隊的學生,也有去年預賽沒有考過,今年打算重考的學生。
但他們大多都有了競賽經驗,像我這樣中途插班過來的新人幾乎沒有。
因為如果打算走數競,通常這個學生會在高一的時候就開始準備,并開始參加大大小小的競賽。
更有甚者在初中時期就已經參加過大大小小的數學競賽了。
“要參加四月份預賽的同學有哪些?”姜老師抱著一大沓卷子走上了講臺。
我環(huán)視了一下周圍,發(fā)現有叁分之二的同學都舉起了手,我便也跟著把手舉了起來。
“班長上來把這些卷子發(fā)一下?!苯蠋熆戳艘谎鄢?。
楚瑯于是便也走上了講臺,接過了卷子。
“通過了預賽的自己預習,舉手的這節(jié)課就做卷子,一個半小時時間,做完了可以提前交卷我現場批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