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自己這輩子的所作所為,似乎與之背道而馳。
為了私心利益,一時富貴,自己成了歷史的反面教材。
吳三桂忽然搖了搖頭,喃喃道:“我怎么會有這種愚昧的想法?那些所謂的英雄,不過是些做傻事的傻子而已!”
“自古以來成王敗寇,史書是由勝利者寫的,我就算再無恥,只要贏了,我想怎么書寫歷史,就怎么寫!”
“所謂的民族氣節(jié),以及那些英雄的光輝事跡,完全可以掩蓋和丑化,將他們淹沒在歷史長河中!”
吳三桂遙望大明的方向,滿懷怨恨道:“若是我贏了,你們都將是歷史的塵埃,是阻礙歷史潮流發(fā)展的罪人!”
“朱天武,是歷史上最大的暴君!我才是真正的圣主明君!匡扶社稷的千古一帝!”
小廟外,突然冒起一團火光,火光透過正殿破敗的門窗,照亮了漆黑的殿堂。
吳軍士兵們一陣騷動,火槍上的刺刀,在火光下發(fā)出耀眼的紅光。
外面?zhèn)鱽硪魂嚵骼拇竺鞴僭挘骸按竺黢€馬都尉、遠東省總督、遠東軍統(tǒng)帥徐明武,請平西伯吳三桂出來說話!”
聽到“平西伯”三個字,吳三桂心中大動,轉過了身面向正門。
正門大開,外面的空地上,一排明軍士兵高舉火把,把殿外照得通亮,一個滿臉黝黑的年青人站在場地中央,面朝正殿,面無表情。
吳三桂暗暗惱恨,那個年輕人就是大明的駙馬徐明武,一個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玩意兒!
吳三桂沒有想到的是,徐明武竟然稱他為“平西伯”。
要知道,這爵位是大明崇禎皇帝當年,為表彰他在遼東大戰(zhàn)的出色表現(xiàn)而賜下的。
當年,尚是少年的天武皇帝,帶著大明所有的精銳之師和僅剩的糧草,與滿清進行了一場國運之戰(zhàn)。
太子朱慈烺、監(jiān)軍方正化、薊遼總督洪承疇、征北將軍孫應元、黃得功、曹變蛟、周遇吉、茅元儀、李少游、盧象升、王廷臣、虎大威、楊國柱、金國鳳、祖大壽、祖大樂、姜襄、陳新甲諸人匯聚一堂,為國而戰(zhàn)!
想起那段時光,吳三桂常常不能自己。
那些人,命運各有不同,有的壯烈殉國,有的投敵而生,還有的窩囊而死。
如那兵部尚書陳新甲,誰能想到會被崇禎皇帝親自操刀砍死御階之下?
但更多的,也是更幸運的,他們一直跟著太子朱慈烺,有著從龍之功,繼而東征西討。
聽聞當年不過是一個小小團總的戚廣陽、徐青山等人,現(xiàn)已都位列國公之位了。
老九邊的楊國柱,家族更是與帝室聯(lián)姻,出了外孫漢王!
反而他們遼東將門,一步錯,步步錯。
雖然經歷過封王受爵,甚至登臨帝位,然不過是曇花一現(xiàn),迅速敗亡,子孫禍患無窮!
吳三桂走出了廟門,僅剩的二十多個吳軍士兵端著buqiang,跟在他的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