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天武朝,同樣發(fā)生了這樣的事情,都是在泥河里發(fā)現(xiàn)的,會不會也是假的呢?
這件事很多大臣十分的關(guān)注,他們踴躍參加鑒定,順便賣弄下自己的學識,在同僚面前展現(xiàn)自己高深的文化水平。
鑒寶大會開始了!
奉天殿中,殿中中央放著一張龍案,一群自以為學識扎實的大佬圍在那里開始了鑒定工作,有的官員還戴著老花鏡。
不多時,太上皇也匆匆趕來,掏出女婿孫云球為他新配的高精度老花鏡,加入了鑒寶大會中。
太上皇的到來,并不影響群臣們才藝的發(fā)揮,大明的學術(shù)交流沒有階級障礙。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禮部尚書朱繼柞抑揚頓挫的念了一句,極為肯定的說道:“這八個篆字確是秦丞相李斯的筆跡,本官十分的熟悉!”
朱繼柞喜歡臨摹百家書法,對李斯的書法更是有過專門的研究,他的話讓不少大臣信服。
也有在玉石方面擅長的專家對材質(zhì)進行了分析點評,認為這塊玉確實是罕見的上等玉質(zhì)。
根據(jù)玉璽上的沁種情況分析,沁成時間在一千七百年以上。
推算秦始皇時期到大明天武朝,時間正好卡的上!
而且這塊傳國璽沒有嚴重的包漿,說明是長期埋在土里。
玉生包漿,年代越久,包漿就越厚,傳世玉器生成包漿很快,有二三十年變可顯現(xiàn),入土生成包漿就很慢,最快也得百年以上,不少的玉器在地下永遠也不出包漿。
聽著文官們侃侃而談,朱慈烺不得不佩服,這些大佬確實牛逼!
什么叫專業(yè)?這就叫專業(yè)!
這塊玉璽經(jīng)過知識淵博的文官們辨認,最終確認無疑,此玉璽是真貨,正是秦朝時的傳國玉璽!
“陛下,傳國玉璽現(xiàn)世,實乃可喜可賀,普天同慶!”
“吾皇,天命所歸,玉璽,國之重器,天下之幸!”
奉天殿中,群臣看著龍案上的傳國玉璽,一個個就像打了雞血一般,表達著激動的心情。
太上皇也激動的面色潮紅,這枚傳國玉璽是皇帝“皇權(quán)天授、正統(tǒng)合法”之信物。
雖然大明得國最正,但一直沒有獲得傳國玉璽,太祖皇帝朱元璋找了一輩子,最終還是抱憾而去。
在眾人驚愕的目光中,只見太上皇朱由檢緩緩拿起龍案上的傳國玉璽,捧在手中端詳了好一會。
“陛下,如今天下一統(tǒng),國泰民安,政績顯赫,臣建議陛下赴泰山舉行封禪大典,并將此事昭告天下,以慰天下黎民!”
楊士聰?shù)穆曇艉艽?,在大殿中回蕩良久?/p>
沉浸在激動中的太上皇被驚醒了,他這才意識到,自己是太上皇,這事目前好像跟自己的關(guān)系不大
他抬眼掃視了周圍,果見一些大臣用異樣的目光看著他。
太上皇雙手端著傳國玉璽,走到朱慈烺身邊,將之遞了過去,并說道:“挺沉的,你拿好了?!?/p>
朱慈烺含笑雙手接過,隨后將這個一千八百年的老古董一手托在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