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乃我輩楷模
玄燁愿學徐哥
從軍報國!”
徐明武微微點頭
玄燁今年才十三歲,按照皇明軍校的招收條件,要年滿十五歲的優(yōu)秀中學生才有資格報名。
但大明的勛貴子弟享有教育優(yōu)先權,他們進入皇明軍校占有極大的優(yōu)勢,玄燁雖算是安遼公府的庶出
也是有資格的。
只是徐明武很難想象
堂堂康麻子竟要為大明建功立業(yè)
歷史上你不是挺牛逼的
對朱明皇室斬盡殺絕嗎?吶
上頭有一個現(xiàn)成的太子,去干他??!
徐明武目光投向了上首的太子朱和陛,只見這位太子爺竟走下了御座
坐到下首和一名青年同坐一席,正眉飛色舞的說著什么。
那青年與太子年齡相差不大,更顯成熟剛硬,散發(fā)著一種與眾不同的男子漢氣息。
徐明武放下水晶杯低聲問道:“大能兄,不知與太子同席的是何人?”
朱大能沉吟一下,道:“他叫孫致遠,是秦國公孫應元的嫡子,自幼跟太子一起長大,是殿下最信任的人。”
朱大能又道:“孫致遠十六歲時曾隨秦國公平定過西南土司之亂,自請命先鋒,連破土司五座城寨,是咱們勛貴子弟中戰(zhàn)功最著者,連朱經(jīng)那玩意在他面前,都要禮敬三分!”
徐明武從朱大能的目光中,看到了敬畏,還有一絲羨慕。
大明勛二代中,幾乎都上過皇明軍校,但真正上過戰(zhàn)場的,少之又少,像孫致遠這種打出功績的,更是鶴立雞群般的存在。
徐明武在軍校中大概了解過明軍平定西南土司的戰(zhàn)事,那是發(fā)生在天武十五年的事情。
天武帝為遏制西南土司勢力,下旨進行改土歸流,廢除西南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土司制度,改由朝廷委派流官直接進行統(tǒng)治,實行和內(nèi)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
西南土司,三百年來一直是大明的心頭之患,隔三差五的搞事情,擁兵自重,要挾朝廷以獲取最大的利益,大明歷代皇帝,幾乎都會派兵去揍上一頓。
改土歸流的旨意下達云貴后,廣順長寨土司首先站出來向朝廷挑釁,接著泗城土府岑氏、東蘭土州韋氏、歸順土州岑氏、下龍長官司趙氏、恩城土州趙氏等先后站出來舉兵對抗朝廷,搞出了巨大聲勢,并很快沖擊到了廣西地區(qū)。
天武十六年初,天武帝詔令秦國公孫應元為帥,出兵平叛,以摧枯拉巧之勢摧毀了廣順長寨土司,將土司全家的腦袋掛在城寨上。
明軍一鼓作氣,一月之間連拔叛亂的烏蒙土知府祿萬鍾、鎮(zhèn)雄土知府隴慶侯的勢力,以威懾力量革去幾大土司的所有職務,改設昭通府,派遣中央官員。
幾大土司政權的崩潰,震撼了桂西其他大小土司,土司們紛紛向朝廷交出印信和兵器,被革除土職遣送外地安置。
自此,所有西南土司政權皆為流官體制所代替,使得大明在湘西、云、貴、四川各省的統(tǒng)治,得到了史詩般的加強,竟前代所未竟之功!
不過那一戰(zhàn)后,秦國公孫應元染上惡疾,辭去了南軍都督府的所有職務,專心回京養(yǎng)兵,南軍都督府由李定國新任大都督。
西南一戰(zhàn),使得先鋒官孫致遠名聲大噪,又因其父孫應元辭官隱退,天武帝對其大力擢拔,為中軍都督府正五品團總。
徐明武又將目光落在了太子身邊幾人的身上,一一打聽他們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