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大恢宏的皇宮中到處懸燈結(jié)彩,紅墻碧瓦,龍紋環(huán)柱下,宮娥們往來不斷,一副喜慶熱鬧的氛圍。
奉天殿內(nèi)樂聲悠揚,地面上鋪著一層厚厚的紅毯錦繡,殿內(nèi)文武勛貴一片歡聲笑語。
太上皇與周太后坐在上首,二人同樣笑呵呵的,觀看著殿中的歌舞。
在不遠處的簾子里,德妃卞玉京正與孫應元的老婆陳圓圓在細聲私聊。
旁邊是僖嬪寇白門和周遇吉的婆娘劉英昭,兩個練過武的女人也在聊著天,似乎在探討武學上的技藝。
朱慈烺沒有坐在太上皇的身邊,而是在下面與一群新進權(quán)貴們在閑聊,時而碰碰酒杯,開懷大笑,絲毫沒有皇帝的架子。
朱慈烺拍了拍孫應元的肩膀,道:“秦國公,這是賀宴,也是朕的家宴,你不必拘束,來喝一個!”
“是!”孫應元謹慎的舉杯,一飲而盡。
朱慈烺干了一杯后,笑呵呵的對周圍的幾名公侯武勛,道:“朕沒有冊封你們世襲罔替,你們不會在心中埋怨朕吧!”
孫應元放下酒杯,連忙站起來道:“北伐之時,臣跟在陛下身側(cè),無寸許微功,陛下封臣為國公,還是秦國公,臣已然愧不敢當。”
秦國公是國公中最尊貴的封號,因為“秦”是先秦時期最強大的,孫應元在知道自己受封秦國公后,心中不喜反憂,擔心樹大招風,這是取禍之道。
黃得功等武勛笑呵呵的一人一句,邊吃邊說:“陛下天降隆恩,估計文官們都眼紅了,咱們哪里還敢心生埋怨!”
“是啊,埋怨的還是人嗎?”
“”
朱慈烺微微點頭,風輕云淡道:“朕私下和你們透個底,未來的大明,不再有世襲罔替,也不再有外戚封爵,全憑戰(zhàn)功,開疆拓土多者,還有封邑!”
幾人心頭一震,這條內(nèi)幕太過震撼了!
朱慈烺摩挲著酒杯,靜靜的觀察著他們的表情,啟口道:“如果你們不愿意,朕會再仔細考慮的?!?/p>
孫應元眼力最佳,、儒、釋、道三教的經(jīng)書,筆、墨、紙、硯、算盤、錢幣、帳冊、木質(zhì)刀槍劍戟、首飾、花朵、胭脂、吃食、玩具等物。
原本平民家庭的女孩抓周兒需要加上鏟子、勺子、剪子、尺子、繡線和花樣子(刺繡用具)等等。
抓到這些的話,則寓意著長大善于料理家務。
但皇家的抓周兒如何能用這些,公主長大了哪里需要料理家務?
加上這是天武皇帝的長女,必須不一般,將鏟子、剪子、尺子這些都換成了木質(zhì)的刀槍劍戟。
安排妥當后,在一干文武大臣的為官下,德妃卞玉京抱著只有五六個月的大公主端坐案前,開始行抓周禮。
按規(guī)矩,抓周時,不能給孩子任何誘導,任其挑選,視其先抓何物,后抓何物,以此來測卜其志趣、前途和將要從事的職業(yè)。
如果小孩先抓了印章,則謂長大以后,必乘天恩祖德,官運亨通;
如果先抓了文具,則謂長大以后好學,必有一筆錦繡文章,終能三元及和毛筆等物,長大后不能當官,很多家長也知道不可信,但還是主張讓小孩抓周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