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功把頭搖的跟撥浪鼓一樣,連忙道:“不敢當,不敢當”
沒有跟他繼續(xù)扯閑篇,朱慈烺忽然想到,登基后還沒有給朱大典追封
再度回到乾清宮,朱慈烺埋頭案邊,整理了一番追封名單:
其中再次追封朱大典為沛國公。
為薛國觀平反,追封其為忠平侯。
將孫承宗的謚號由“文忠”提升文臣最高謚號“文正”。
追封去年逝世的畢懋康為正二品資德大夫,畢懋良為正二品資政大夫。
畢懋康在火器方面研究頗深,是中國最早介紹燧發(fā)槍的官員,并提出將燧發(fā)槍列裝明軍。
朱慈烺南京監(jiān)國后,單獨召見過已經七十高齡的畢懋康,并將他安排在皇家科學院。
畢懋良是畢懋康的族兄,曾任南京府尹,二人被稱“二畢”,享有清譽,竟先后在同一年逝世,令人唏噓。
除了這些,朱慈烺著重追封了那些戰(zhàn)死的文武官員,為侯爵或是伯爵。
如罵賊而死的陜西三邊總督汪喬年,西安城破時自縊的總兵劉國能和李萬慶,在遼東戰(zhàn)場上殉國的沈陽副將饒勛等人。
林林總總,追謚追封的人極多,還有流賊攻入北京城殉節(jié)的那些大臣們。
鎮(zhèn)遠侯顧肇跡、英國公張世澤、新樂侯劉文炳(崇禎表弟)、監(jiān)察御史王章、左副都御使施邦曜、大理寺卿凌義渠、太常寺卿吳麟征、左中允劉理順等數十人。
由于當時北京城混亂,吏部和禮部的官員從南京前往北京,走訪調查需要花大量的時間,直到前段時間才完成整理。
處理完所有人的追謚封賞,朱慈烺思索良久,決定修一座中華神壇。
這座中華神壇將供奉中華五千年來所有的帝王、人杰,包括那些為國盡忠的文臣武將!
中華神壇將選址在正陽門西南的山川壇旁,與東面的天壇相對應。
神壇中設七大神殿,分別為帝王殿、文曲殿、武曲殿、忠烈殿、奇智殿、神醫(yī)殿。
帝王殿,供奉三皇五帝以及各朝的杰出帝王,如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唐太祖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等等。
文曲殿,供奉孔子、孟子、老子、墨子等學術大家,以及各個朝代的忠臣名臣,如王安石、張居正等等。
李白、杜甫、王羲之等文學書畫大家有待商榷。
武曲殿,供奉孫武、孫臏、李靖等兵法大家,以及各朝的名將,如霍去病、衛(wèi)青、岳飛、戚繼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