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寧宮中,莊重肅穆。
太上皇、周太后、朱慈烺、徐晨蕓四人相對而坐,氣氛有些不太好。
太上皇朱由檢得知爵位改革后,立即趕了回來,表示強(qiáng)烈的反對。
朱由檢陰沉著臉,道:“朕已退位,本不該管前朝之事,但宗藩之事乃是家事,你要削藩朕不得不管!”
朱慈烺道:“父皇,兒臣此舉不能說是削藩,因為大多數(shù)宗室沒有封地,朝廷的官員不給他們足額的俸糧,很多人都活不下去的。
足額全給的話,朝廷的負(fù)擔(dān)就會越來越重,您當(dāng)過皇帝,應(yīng)該比誰都清楚?!?/p>
朱由檢的臉當(dāng)時就沉了下去:“你可知道你在做什么嘛?宗藩和勛貴乃是大明的立國之本,你現(xiàn)在廢了他們的世襲罔替,就是動搖大明的根基!”
歷朝天子分封宗室諸侯,讓其拱衛(wèi)皇室,猶如藩籬,也可以說是上市集團(tuán)的董事會成員,朱由檢此話不是沒有道理的。
朱慈烺反駁道:“父皇,現(xiàn)在時代變了,這幾年來,韃子南下,流賊肆虐,事實證明我們朱家的現(xiàn)在宗室不具備鞏固皇室的能力?!?/p>
連兵都沒有,這幫王爺上哪跟藩籬一樣鞏固皇室。
大明的宗室,既不同于漢晉,又不同于唐宋。
漢晉宗藩裂土臨民,猶如獨立藩國,唐宋宗室不胙茅土,明以漢晉唐宋為鑒,對前代宗室政策的內(nèi)容有揚有棄,形成大明特色宗室。
諸籓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還能世襲罔替,是理想的懶人生活模式。
朱慈烺又道:“宗室們和那些傳承了數(shù)百年的勛貴們,現(xiàn)在只知駕鷹溜狗,花天酒地,他們的祿米來的太容易了,早就忘記了先祖?zhèn)兊奈溆?,長期以往就會成為國朝的蛀蟲!
朱慈烺特別提到了鄭王世子朱翊鐘,讓太上皇朱由檢臉色更沉。
崇禎十三年時,鄭王世子朱翊鐘因私自販賣奴役,違背祖制濫養(yǎng)食客,揮霍無度,被崇禎皇帝賜死。
說到這了,朱由檢無力反駁,不滿道:“你的那些武勛將領(lǐng),現(xiàn)在不也是勛貴,你如此做,就不怕他們心生不滿,不與你一條心了?”
朱慈烺笑了笑,道:“父皇多慮了,兒臣自登基以來,從未封過世襲罔替的爵位,唯有秦國公孫應(yīng)元當(dāng)初的靖武伯是世襲罔替,還是您給封的?!?/p>
天武軍將領(lǐng)們的封爵,朱慈烺登基之時全部提了一個等級,北伐之后很多人再次提了一級。
爵位最高的孫應(yīng)元,一年的時間從伯爵干到了國公,升到他自己都不好意思了,怎么可能還嫌不夠,要世襲罔替?
要是有人真不滿意,朱慈烺就得找他單聊了。
這都不滿意?干脆朕禪讓,把皇帝讓你來做好了!
這次爵位改革,再怎么折騰也影響不到天武軍一系功臣的利益,起碼目前為止基本沒影響。
功勞再大,還可以封王嘛,郡王、親王,金銀財物,賞賜王府,海外田產(chǎn)。
一旁的周太后道:“皇兒,宗室們到底也是皇族親戚啊,你不能為了省銀子就不給他們活路啊?!?/p>
如此徹底的削藩,是需要極大勇氣的,周太后臉上有些不快,擔(dān)心那些二十萬宗室以后變成平民會沒了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