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年多的修筑,規(guī)模宏大的中華神壇已經完工。
八月初八,朱慈烺率皇室宗族、文武勛貴,親自祭拜神壇。
正陽門外,通往神壇的主道上,站著兩列天武軍的軍士,他們著裝整齊,個個持槍對立,每隔丈許遠的距離,還插著一面旗幟,迎風飄揚,一直沿伸到中華神壇。
五世達賴和十幾名蒙古首領在太監(jiān)的指引下,也隨往觀禮。
中華神壇巍峨高聳,帝王殿,文曲殿、武曲殿、忠烈殿、奇智殿、神醫(yī)殿,加上位于中間的主殿祈天殿,一共七大神殿。
各殿周圍,遍插五彩龍紋旗幟,周圍站立著天武軍的甲士,東風獵獵,刺刀映著陽光,耀眼奪目。
通往祈天殿的主道兩側御林軍列成方陣,肅然圪立,在方陣之間,放置著一排大小不等的火炮,青滲滲的光芒,黑洞洞的炮口,令人不寒而立。
過萬人馬,除了風吹大旗發(fā)出的聲響之外,再無其他的聲音,整個場面顯得肅殺而凝重,氣勢震懾人心。
使得站在神壇前的蒙古首領們不由自主的屏氣閉嘴,保持沉默。
準格爾部首領巴圖爾琿臺吉的目光在御林軍手中的火槍,陣列高臺前的火炮上快速掃上幾眼。
他緩緩輕呼一口氣,正是這等威力可怕的戰(zhàn)爭利器,讓明軍橫掃天下,平南定北。
準格爾部要是與之為敵,只怕下場比葉爾羌汗國還要凄慘
在鴻臚寺官員的帶領下,巴圖爾等蒙古首領排好隊,列于神壇之下。
“皇帝駕到!”
“轟!轟!轟!轟??!”
禮炮轟鳴,震耳欲聾,地動山搖,連神壇似乎都顫抖起來,眾蒙古首領不曾防備,有兩人站立不穩(wěn),被嚇得跌坐到地上,驚了一身冷汗。
其中一個蒙古首領對身邊的鴻臚寺官員道:“貴國的禮炮真厲害,炮聲把我的五臟六腑都震蕩了!”
炮聲轟鳴過后,緊接著是御林軍一排排的鳴槍,一輪九排。
槍聲停后,又是鳴炮,周而復始。
現場發(fā)射的都是禮槍禮炮,只填充了火藥,并未放置子彈和炮彈。
蒙古首領們不知道鳴放的是禮炮,一個個心頭震顫,膽戰(zhàn)心驚的找炮彈的降落點,唯恐炮彈拐彎落到自己的頭上。
在槍聲炮聲中,天武皇帝朱慈烺穿著一身黑色袞冕,從容不迫的登上神壇高臺。
當朱慈烺轉過身來,面對群臣和軍陣時,所有槍炮聲戛然而止,場中傳來文武百官和將士們的山呼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萬道聲音匯聚,聲浪沖天,震耳發(fā)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