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重要的旗幟有數種,龍旗只是其中一個,還有北斗旗,日旗和月旗,并無后世傳言的日月浪濤旗。
大明以往也沒有國旗,只有不同旗號的軍旗,直到晚晴時期,三角形的黃龍旗才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評中有配圖)
旗幟的紅色,象征大明屬于火德,亦指統(tǒng)治大明的朱姓皇族。
金日代表大明,位于旗幟的正中不偏不倚,是取中國位于四方之中之意。
金日的顏色是黃色,又代表著漢人的膚色,象征著大明是漢族人建立和統(tǒng)治的國家,黃色位于中央,意指大明將漢族的利益視為核心利益。
金日的十二道光芒,即指一天十二個時辰,一年十二個月,表示大明光輝時刻都在普照萬方。
金日下的四顆五角金星,象征著四方,即“際天極地,罔不臣妾”之意,又表示著禮義廉恥,國之四維,是大明世代遵守的道德規(guī)范。
為何是五角金星?因為五角星代表著勝利,同時在東方文明的陰陽五行里面,五行相生相克的連線剛好是五角星。
“際天極地,罔不臣妾”出自鄭和第七次下西洋時,在福建長樂南山的天妃行宮刻碑文,為《天妃之神靈應記》。
上曰:“皇明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軼漢唐,際天極地,罔不臣妾;其西域之西,迤北之北,固遠矣,而程途可計;若海外諸番,實為遐壤,皆捧琛執(zhí)贄,重譯來朝”
大意是:從天的頂端到地的極地,沒有不以臣、妾之禮歸順我大明的!
這句話說的很霸氣,彰顯了大明的強盛,頗有一些“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的味道。
國旗和軍旗都搞定了,接下來便是將士的軍服了。
大明的軍士穿戴全套盔甲并佩掛武器后,身體負荷相當大。
據嘉靖朝兵部郎中唐順之的《武編》記載,“各邊軍役戰(zhàn),身荷鎖甲戰(zhàn)裙,臂避等物,共四十五斤!
鐵盔、腦蓋重七斤,頓項、護心鐵、護脅重五斤;
弓撒、箭袋重十斤,腰刀三斤半,蒺藜、骨多重三斤,箭筒一斤,戰(zhàn)勾連綿皮上下衣服共八斤,通計八十八斤半?!?/p>
明朝的一斤差不多是六百克,也就是,大明邊軍一個軍士的整套裝備,高達現(xiàn)在的一百零五斤左右。
天武軍的裝備更加精良,且裝備的和鼎buqiang就有九斤半,再配上刺刀、裝子彈的皮包、手榴彈等物,更加沉重。
然而,時代變了,隨著火器的迅猛發(fā)展,再厚的盔甲都扛不住一槍撂倒。
明軍的盔甲雖然制作精良,但基本失去了防護的作用,沉重的盔甲不僅不能為步兵提供多少保護,反而會因為沉重影響步兵的機動性。
該到了改變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