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冶認為,天武帝的爹崇禎帝,在這方面很不行,便如這次的事,就稍微改了幾筆,混了幾個功勞,就把他給樂的,格局太小了!
最終,太上皇心中的石頭徹底放下了,美滋滋的離開了,也不提立字據了。
新年的baozha,元宵的燈火,充斥著南京城的夜空。
元宵節(jié)的這天,皇宮中的燈火比民間早一些亮。
傍晚,紫禁城內人影幢幢,各處殿宇的屋檐下亮起了一盞盞燈籠,連城一片通紅。
“傳膳!”
尖銳的叫聲傳遍了后宮空蕩的夜空,鵝毛大雪中,一隊尚膳監(jiān)的太監(jiān)提著燈籠與和食盒,前往坤寧宮侍駕。
按照宮中的規(guī)矩,今天晚上,皇帝將會在皇后的坤寧宮過夜。
一名提著食盒的太監(jiān)縮了縮凍得發(fā)麻的手,抱怨道:“今年的冬天比去年還冷,這賊老天忒不厚道了!”
“放肆!”
一道嚴厲的聲音傳來,領隊的太監(jiān)冷森森的呵斥道:“閉上你的狗嘴,要讓主子聽到,咱家非得扒了你的狗屁!”
剛剛說話的太監(jiān)縮了縮脖子,低頭前進,再也不敢吱聲。
坤寧宮中,堆放著幾個銅制火盆,里面的銀炭燒得通紅,與殿中懸掛的紅燈籠連成暖和一片,既溫暖又顯溫馨。
這種銀炭上品質上乘的炭,非常昂貴,它不像一般的木炭,銀炭沒有煙味,還耐燒。
因皇后產下了皇四子朱和墘,皇子尚幼,又臨冬天寒冷。
朱慈烺仍擔心屋內燒的銀炭不夠環(huán)保,容易產出有害氣體,遂改進了銀炭,搞成了蜂窩狀。
如此一來,銀炭中產生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氣體,通過蜂窩得到有效控制和轉化,使其排出的氣體對人體傷害最小。
蜂窩銀炭不燒時,還可以用于室內空氣凈化,具備殺滅細菌病毒等功能。
朱慈烺的這項小發(fā)明,很快應用到了民間,演變?yōu)槌杀镜土?、使用方便、制作簡單的蜂窩煤,造福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