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q0v9l"><label id="q0v9l"></label></tr>

        <td id="q0v9l"><ruby id="q0v9l"></ruby></td>
        1. <table id="q0v9l"><option id="q0v9l"></option></table>
          <acronym id="q0v9l"></acronym>
        2. <acronym id="q0v9l"><label id="q0v9l"><listing id="q0v9l"></listing></label></acronym>
            <table id="q0v9l"></table>
          1. <pre id="q0v9l"><strong id="q0v9l"><xmp id="q0v9l"></xmp></strong></pre>

            黑巖小說

            黑巖小說>大明最后一個狠人最新章節(jié) > 第967章 小小軍火商的逆襲(第1頁)

            第967章 小小軍火商的逆襲(第1頁)

            巡視完神威炮廠,緊接著朱慈烺又前往長江邊的江南軍器總局神機槍械廠視察工作。

            這里是大明最先進的槍械廠,也是唯一一個直屬軍工研究院的兵工廠,擁有著世界上最先進的槍械。

            據(jù)朱慈烺的了解,世界上第一支旋轉(zhuǎn)后拉槍機式buqiang(后膛槍)就產(chǎn)自這里。

            軍工科學(xué)院最新研發(fā)的后膛槍還未正式命名,暫定為“武十buqiang”,意思是天武十年研發(fā)成功的。

            按照規(guī)矩,應(yīng)該是哪個工匠發(fā)明的就用誰的名字命名,比如當(dāng)年孫和鼎發(fā)明的線膛槍,朱慈烺賜名為“和鼎buqiang”,列裝整個明軍。

            然這次的研發(fā)成果,卻是用“武十buqiang”代替,朱慈烺有些不解,于是問身旁的軍器部尚書趙景麟,這是怎么回事。

            趙景麟回道:“陛下,這新式buqiang,不是軍工研究院和各兵工廠的人研發(fā)的,而是一個小軍火商人”

            朱慈烺訝然:“哦?說說看?!?/p>

            趙景麟領(lǐng)命,開始敘說大明第一支后膛槍研發(fā)的曲折經(jīng)歷。

            因天武新政鼓勵商業(yè)發(fā)展,一些善于結(jié)合政策的商人看到了天武皇帝的雄心,知道大明未來的對外戰(zhàn)爭必不可少,而槍械作為軍隊的主要武器,自然吸引了商人們的關(guān)注和投資。

            十年來,槍械制造和鐘表制造,逐漸成為大明高速發(fā)展的新興產(chǎn)業(yè),出現(xiàn)了許多同時精通兩者的工匠。

            大明人才濟濟,從不缺脫穎而出的大佬,什么問題能難倒他們?

            發(fā)明后膛槍的這位大佬名叫丁建國,出生于大禹的故鄉(xiāng)潁川,是一個鎖匠的兒子。

            丁建國年輕時曾在鳳陽一處軍工廠任工匠,在流水線上制造和鼎線膛槍。

            因軍工廠的創(chuàng)新氛圍濃烈,加上丁建國人如其名,內(nèi)心有著強烈的建設(shè)大明的偉大情懷,于是冒死大膽地試驗了幾種后膛槍,但都沒有成功。

            后膛槍的試驗可不簡單,槍機與槍管間的縫隙會導(dǎo)致過多的火藥燃氣泄出,存在很大安全隱患,搞不好就能被炸毀容什么的。

            好在愛國的丁建國同志沒遭什么大罪,就是臉被泄出的火藥燒紅了點,額頭被燙傷,也變大了一圈,不過整體還好,五官還算正常。

            最終,丁建國因工傷含淚提前退休。

            大明的軍匠制度很完善,福利也是所有行業(yè)里最好的,鳳陽軍工廠沒有虧待他,按工傷為他申請了重金賠償。

            就這樣,丁建國領(lǐng)著一大批賠償金回到了家鄉(xiāng),并利用這筆錢在河南老家開了個建國火銃廠,繼續(xù)從事他熱愛的工作。(明朝時民間打造火銃是合法的)

            丁建國一邊打造火銃賣給地主老財們防身,一邊繼續(xù)他未完成的實驗研究。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天武九年時,丁建國在自己的火銃廠設(shè)計出了針發(fā)槍!

            針發(fā)槍,顧名思義,就是用擊針擊發(fā)子彈的buqiang,扣動扳機后,槍機上的長桿形擊針刺破紙彈殼,撞擊底火,引燃發(fā)射藥,將彈丸射出。

            自朱慈烺提出底火等研究課程,大明的軍工行業(yè)已經(jīng)研究了十幾年,技術(shù)早已形成,軍工研究院也研發(fā)出了一種擊發(fā)底火的buqiang,射速高達每分鐘八九發(fā)。

            只是那種buqiang裝彈時需要彈起槍機,從槍膛前方裝入,嚴格上說還是前膛槍,而且它存在很嚴重的漏氣問題,因此沒有大規(guī)模的列裝軍隊,只有部分邊軍使用。

            如征北都護府的騎兵大隊,他們就裝備了這種buqiang,憑借逆天的裝填速度,在西伯利亞冰原上掃蕩、追擊沙俄的哥薩克騎兵。

            丁建國完成了后裝槍的針發(fā)設(shè)計后,第一時間聯(lián)系了當(dāng)?shù)剀姺剑胍獮榇竺鬈婈犠鲐暙I。

            然而,大明的軍隊習(xí)慣了使用前裝槍,東軍都督府的接待管事覺得這玩意太過“非主流”,而且射程遠不如和鼎buqiang,因此并不在意,笑呵呵的攆丁建國走人。

            丁建國很失望,他不明白軍方為什么不信自己。

            想想這幾年辛辛苦苦的研發(fā),差點還毀了容,丁建國越想越氣,于是面露鄙夷地沖著面前幾位軍官怒罵道:“你們是一群糟糕的業(yè)余軍人,你們的職業(yè)素養(yǎng)很丟人!”

            已完結(jié)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手机av一区二区三区_一级毛片在线_国产欧美激情视频免费看

                  <tr id="q0v9l"><label id="q0v9l"></label></tr>

                  <td id="q0v9l"><ruby id="q0v9l"></ruby></td>
                  1. <table id="q0v9l"><option id="q0v9l"></option></table>
                    <acronym id="q0v9l"></acronym>
                  2. <acronym id="q0v9l"><label id="q0v9l"><listing id="q0v9l"></listing></label></acronym>
                      <table id="q0v9l"></table>
                    1. <pre id="q0v9l"><strong id="q0v9l"><xmp id="q0v9l"></xmp></strong></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