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下達后,明軍藤牌團率先從正面向高地上的緬軍發(fā)起攻擊
與此同時
又有三個團的兵力從不同方向發(fā)起進攻。
顯然
徐青山是要全部吃掉這股緬軍和英軍
不給他們逃跑的機會!
黑壓壓的明軍在炮火掩護下
沖上了高地山坡
接連不斷的對著山上的英緬聯(lián)軍進行射擊。
英國東印度公司表面是一個商業(yè)貿(mào)易企業(yè),其實它獲得英國皇室特許狀,有著協(xié)助統(tǒng)治和軍事職能,可訓練雇傭軍。
這些雇傭軍表面上是印度封建王公所擁有,實際上這些封建王公受到東印度公司的“保護”
是為英國人服務的。
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軍隊
由專業(yè)的歐洲軍官指揮
對英國占領印度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可以說
如果沒有這支雇傭軍,英國就不可能征服印度。
身穿紅色制服的英軍表現(xiàn)的很專業(yè),無論是射擊姿勢
還是精準度,都是明軍所遇到的敵人中最優(yōu)秀的。
英軍雖只有八百人,但借助地勢打出的氣勢,能抵五千緬軍主力!
面對英軍的火槍、緬軍的飛鏢,明軍直接架起了大明版的加特林——明武機關槍!
明武機關槍與后世的加特林基本無異,不管造型還是原理,山寨的非常到位!
在此之前,大明陸軍裝備了類似早期加特林的武九迅雷銃,只是武九迅雷銃采用的是紙殼槍彈,槍管旋轉一周完
成六發(fā)danyao的裝填、擊發(fā)和退彈,每分鐘的射速只有二百發(fā)。
而徐明武改進后的這款加特林,采用的是獨立金屬彈殼danyao,克服了獨立彈膛與槍膛同軸的難題上,將射速提高到了每分鐘最高一千二百發(fā),足足提高了六倍!
這種射速,對軍方和皇家科學院的專家來說,無疑是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