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月心中一喜,不過很快又再度失落,來的都是騎兵,他的炮營基本失去了作用,無法大顯身手了
徐明武看到了他的微弱表情,安慰道:“秦兄放心,英雄總有用武之地,等干完了準噶爾軍,咱們繼續(xù)北上打羅剎鬼,打漠北三汗,聽說關內(nèi)的兵馬也來了,咱明軍多的是火炮,到時兄弟我出面,給你借些火炮!”
秦時月還是知趣的,沒有當面繼續(xù)懟徐明武,默默點了點頭。
通過這些時日的戰(zhàn)斗,二人不打不相識,秦時月也領教了徐明武帶兵的利害,不管是步兵還是炮兵,他從心底里承認,這個步兵二十五期的師弟,比他這個炮兵十五期的師兄強!
當然,在他印象中,徐明武的父親徐青山是開國公,掛兵部侍郎銜,想來這些勛貴子弟在軍中憑著關系網(wǎng),應該能借到一些火炮。
征北軍臨時營寨。
徐明武帶著秦時月等人剛剛返回大營,就得到一條命令,命他前往漢王大帳議事。
營帳內(nèi),看諸將云集,神情嚴肅亢奮,徐明武知道,漢王殿下這是要主動迎戰(zhàn)準噶軍了!
“取地圖來!”
一名贊畫趕緊遞給他一張準噶爾汗國的地圖,地圖是贊畫們的必備物品。
朱和墿打開地圖,先是找到了明軍營地所在地,這是一個高山峽谷,地圖上標記為大峪嶺,距離王旅被埋伏玄月谷有三十里,周圍還標記著夜不收已探明的準噶爾軍動向。
他們似乎也探知了明軍援軍的到來,分散追擊的準噶爾各部逐漸合攏,企圖合兵一處吞了王大操的人馬。
朱和墿合上地圖,腦子飛速運轉(zhuǎn)。
王旅和征北軍的五千鐵騎,能戰(zhàn)之兵不過七千人馬,而準噶爾軍足有三四萬人,如果明軍不與他們決戰(zhàn),任憑他們消耗,無疑是極度危險的。
畢竟這里是人家的地盤,牧民聽他們汗王的話,而非大明!
明軍將得不到任何糧草danyao,這支部隊很快就會陷入絕境。
因此,想要生存下去,明軍唯有從速解決掉準噶爾軍主力,干掉他的汗王!
平定了準噶爾,也是斷了北上俄軍的后路,對全盤戰(zhàn)局影響重大。
于公于私,朱和墿沒有道理不發(fā)起主動攻擊!
秦時月這個角色,以及背景,是書友提供的,本來書友是要求被敵人圍困飲彈zisha的,我沒舍得讓他死,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