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在給開國公徐青山面子,錦衣衛(wèi)沒有把徐明武當街拖走,而是駕車來的。
徐明武三人被塞進了寬大的馬車中,他身邊一左一右各坐著身穿便服的,把他夾在中間,像是怕他跑了。
相對嚇得魂都沒了的南欽璃和徐福而言,徐明武倒不太擔心。
一來,是自己沒犯什么事,行的光明正大!
二來,死豬不怕開水燙,他連東廠都去過,也不太在乎再到錦衣衛(wèi)喝茶了。
三來,自己好歹也是開國公兼軍機大臣、兵部尚書的兒子,又是朝廷欽封的正四品宣武將軍,還有個親王當哥們,那也算是“宮里有人”了!
馬車沿著洪武大街疾馳,到盡頭拐了個彎,駛向另一條大路。
這條馬路雖然也筆直寬闊、氣派非常,但馬車和行人都比較少,感覺瞬間沒了洪武大街那種車水馬龍的繁華感覺。
道路兩旁栽著一種說不出名字的長青樹,像禁衛(wèi)一樣,郁郁蔥蔥,伸向遠遠的視平線處。
從繁華的洪武大街到這僻靜之地,給人一種特殊的感覺,蠻有格調(diào)的。
片刻后,馬車減速,在一道鐵藝柵欄前停下,徐明武等人下了馬車。
只見柵欄里面是青磚所筑的建筑,側(cè)面爬滿了常青藤和青苔,好像有些年頭了。
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詔獄?徐明武狐疑地嘀咕著
傳聞錦衣衛(wèi)的詔獄極其恐怖,一旦關(guān)入其中,十之八九沒有生還的可能,“魂飛湯火,慘毒難言”,時人感嘆,和錦衣衛(wèi)詔獄相比,刑部大獄簡直如同“天堂”。
洪武朝時的空印案、胡惟庸案、郭桓案、藍玉案,錦衣衛(wèi)均“大顯身手”,在詔獄招待眾多權(quán)貴。
可徐明武見此幽靜的環(huán)境,覺得又不像傳聞中陰森可怖的詔獄。
走到建筑跟前,只見門廊下掛著鑄鐵牌匾,上刻一排隸書大字:錦衣衛(wèi)一處。
這幫人還真是錦衣衛(wèi)
好奇間,只聽身后那名錦衣衛(wèi)指著樓梯的方向,不冷不熱道:“去二樓。”
徐明武扶著木扶手,踩著木樓梯,不急不緩的上了二樓。
“往左?!?/p>
徐明武剛要向左拐,身后一只手推了他一下:“沒說你,你繼續(xù)走?!?/p>
他心里很不爽,但他也知道這是什么地方,沒弄清事情之前,還是少惹事為妙。
沿著走廊走了一陣,最終停在一扇門面前,徐明武回頭一看,發(fā)現(xiàn)只有自己和一個錦衣衛(wèi),徐福和南欽璃都忽然人間“蒸發(fā)”了。
身后的錦衣衛(wèi)指著里面對徐明武道:“進去等著,我去找同知大人?!?/p>
徐明武進去,那人便在身后關(guān)上門,離開了。
外面是空無一人的安靜走廊,只又遠去的腳步聲,徐明武貼著門,習慣性的閃出逃跑的念頭。